第(3/3)頁 而他的身前則是站著兩個文士,都執禮而立。 “袁公,有探報董卓親率十余萬軍至虎牢,以呂布為先軍,李傕、郭汜為后軍。人數不能知,但聲勢浩大。” 其中一個文士躬身說道,將手中的一卷布帛遞交到了主座上被稱為袁公的人手中。 主座上的人接過布帛,在手中攤了開來,眼中在布帛上的所記中簡單地看了幾眼。 抬起了頭來,看向另外一個文士,問道。 “宮則,你看如何?” 另一個文士思索了一番,也彎下腰來,沉聲說道:“袁公,我覺得時機以至矣。董卓來至,各方不戰便是自取滅亡,此時袁公起兵,必是皆同響應。” “好。”主座上的人肩膀一沉:“那就準備起軍。” ······ 兩日之后,軍營之中筑起一座三層高臺。 高臺之上豎立著各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 鼎爐焚煙,其中燒著香柱,煙霧彌散。 而高臺之下,兵卒列陣,將領披掛,各方諸侯都坐在各自的位子上。隨著那臺上的香焚去一半,坐在諸侯首列的一個人站了起來,披著身上的衣甲向著高臺上走去。 其人便是這聯軍公推的盟主袁紹。 整衣佩劍,緩緩地邁上高臺,接過一旁的人遞過來的香點燃,轉過身來對著汜水之畔深深拜下。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并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袁紹的聲音洪沉,響在每一個人的耳側,說完,才是拿著手中的香柱立在了香爐之中。 捧起了擺在臺上的一壇牲血,飲了一口,血水從他的嘴角留下。 伸手將嘴角的血跡擦去,嘴角依舊微紅。 下座的曹操看向袁紹,站起了來,手中持著酒杯,高聲說道。 “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 袁紹感激的看了曹操一眼,這個時候若無人應和,不免就有些失氣了。 “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