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諸葛亮事必躬親,到最后累死五丈遠,蜀國不還是消散滅亡?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那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 李承乾跪坐起來,肅容道:“謹受教!” 此乃帝王之術,東宮諸位老師固然學識淵博,亦曾講授這般為君之道,卻絕不是房俊這般直白淺顯,反而要駢四儷六引經據典,而后給出的答案亦是模棱兩可,似是而非。 至于是否能夠從中學到真本事,則要看你自己的悟性,甚至于領悟出來的東西對錯與否,都不會干脆肯定的給予解答…… 非是老師們將學問藏著掖著,事實上,自古以來所有的帝師都是如此,絕不肯手把手的教導皇帝亦或是太子“你應當如何如何”,這是生存的智慧。 不然,稍有過失便會成為帝師的責任。 誰敢承擔這樣的責任? 也唯有房俊這等既有著超越時代的見識,有對于古代官場之忌諱了解不深的“棒槌”,方才可以肆無忌憚的說出這種話來,否則一旦被認為是在蠱惑太子“消極怠政”,“奸佞”之名當即坐實,絕對吃不了兜著走…… 偏偏李承乾對此甚為受用,他本就是有些懦弱的性子,不夠果敢,讓他 敢,讓他從別人的話語之中揣摩出一個不知對錯的答案堅定不移的去實施,實在是難為他。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紛紛揚揚的雪花飄飄灑灑,整座驪山都被雪粉籠罩,一片空蒙,仿佛世外仙境一般。 這處房舍位于一處土包之上,地勢略高,站在窗前便可以俯瞰山坡下一排一排的溫棚錯落有致的延伸開去,占據向陽一面的山坡。此刻大雪紛飛,無數兵卒喊著號子,邁著整齊的步伐穿梭在溫棚之間的小徑上,支援著分守各個溫棚的兩個火,不時有人拎著掃帚爬上爬下,清掃積雪。 只是學勢頗大,往往前頭尚未掃完,后邊便已經又落滿積雪,便只能來回不停,唯恐積雪太多壓塌了溫棚。 更有莊子里的婦孺拎著裝滿了熱水的水壺,穿梭在一座座溫棚之間,為兵卒們送去滾熱的開水,幫助他們驅除寒冷。 …… 李承乾站在窗前,看著如此一副熱火朝天的情景,忍不住問道:“這些種子,當真能夠如二郎所言那般,一舉解決大唐百姓的饑餓,從此再無飽腹之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