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而且極大。 老祖宗傳下來的奇門遁甲、風水術數,以及陰陽五行之說,絕非憑空臆想,而是歷經無數年與大自然的斗爭之后總結出來的規律,絕對有根有據。李淳風或許懟自己的來歷有些懷疑,但袁天罡那樣幾乎就是“半仙兒”的存在,給他時間,搞不好真的就能窺破自己的虛實。 那可就麻煩了…… 房俊給李淳風斟酒,對飲一杯,喟然道:“也難為你們師徒,整個道門已然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去懵然不知,還有心思琢磨在下的面相……” 李淳風愕然:“此話怎講?” 如今皇帝陛下尊奉老子為祖,道門自然水漲船高,許多達官顯貴盡皆信奉道門,即便是也一個尋尋常常的道士,行走天下亦能得到各地官府的襄助優待,整個道門可謂形勢一片大好,前所未有的好。 何以到了房俊嘴里,卻又成了“危急存亡之秋”? 簡直聳人聽聞…… “不信?”見到李淳風一臉不以為然,房俊放下酒盞,坐正身姿,道:“那我且問你,自兩漢年間佛門傳入中土,延續至今,你可知都有何變化?” 李淳風一愣,茫然搖頭。 自己是個道士,且還是不管事的那種,掛這個道士的身份卻做著朝廷的官,哪里有閑心去關注佛門之事? 房俊一拍大腿,扼腕道:“瞧瞧,你們道門自己連對手都不關注,豈不是自尋死路?” 這話李淳風不愛聽,沉著臉道:“道家源于老子,神州大地綿延千年,早已根深蒂固,佛門乃是外來教派,難免水土不服,如何能夠稱得上是道門的對手?更遑論自尋死路之言……簡直危言聳聽。” 事實上,直至目前,形勢的確如李淳風所言。 作為本土教派,道門有著堅固的根基,遠遠不是佛門可以抗衡…… 房俊嘆氣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舊日寺廟,依舊遍布江南,佛門虔誠,尚在暮鼓晨鐘。那是佛門興起的年代,亦是道門衰敗的年代,其殷鑒未遠,道長何來的自信,居然未將佛門作為對手?” 南朝煙雨,宋齊梁陳。 東晉滅亡之后,以健康為國都的四個朝代,在歷史上并不如何顯眼,然則在這一個時期,卻是佛門空前發展的黃金時期,其中之南陳,便有寺院一千兩百三十二所,僧尼數萬人…… 李淳風面色有些難看。 正如房俊所言,那一段時期是佛門興起的輝煌時期,但是此消彼長,對于道門來說,卻代表著無盡的黑暗和屈辱。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 李淳風依舊堅持自己的意見,認為佛門不可能再度興起,更不可能取代道門的地位,甚至如房俊所言,將道門逼迫至危急存亡之境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