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退出生意-《金錢玩家》
第(3/3)頁
一頓飯,冼耀文退出了一樁生意,漁好借對他而言成為過去式。
投資120萬,總計可收回185.43萬,近期可收回115.5萬,等一個月成本即可全部收回,后面就是無風險等利潤回籠,幾個月時間盈利65萬多,他知足。
出了酒店,冼耀文和蘇麗珍兩人散步消食。
“當初我跟你說過,漁好借你占5%的股份,股本不用你出,折扣也就不給你算了,你自己去放錢的抽屜取,18.75萬,別多拿啊。”
蘇麗珍莞爾一笑,“先生你算得真準,當初說是18萬,真就是18萬,就是時間沒有兩年那么長。”
冼耀文淡笑道:“不是我算得準,而是我算了算,你的5%已經夠18萬才提退出,繼續做下去,沒準能變成28萬,少了10萬,你會不會怨我?”
“不會。”蘇麗珍搖搖頭。
“還是那句話,錢給你就是你的,你想怎么花都行,但別輕信別人說的高回報隨便投資。”
“我才不會瞎投資呢,哪有先生不知道的高回報生意。”
冼耀文輕笑一聲,“你不要拍我馬屁,香港聰明人比比皆是,有的是我想不到的生意。金大押扎賬了吧?”
“上個月月底已經扎了,利潤只有三萬多,其他都壓在樓和當品上。”
“三萬也不少了,拿出一半進行分紅,耀武那一份你交給潔玲,再給她交代一下有多少樓,房租也算一算,以后她想提就提。”
蘇麗珍止住腳步,“錢都用來收樓了,而且房租不是說給芷蘭嗎?”
“我什么時候說過金大押的房租給芷蘭?我說的是冼氏家用屬于耀武的那一份給芷蘭,兩回事,不要混為一談。”
“哦,可以前的房租都用來收樓了,潔玲要是提走,后面的樓怎么算?”
“親兄弟明算賬,該怎么算就怎么算。”
蘇麗珍點點頭,“我有數了。”
“還有一件事,從我的股份里再拿出20%,你增加5%,金滿、玉珍、冼騫芝各5%,從這次分紅開始算。”
蘇麗珍遲疑一下,說道:“冼騫芝也要給?”
“給。”
“可是……她又不是你親生的。”
“不是親生的就不能給了?”冼耀文輕笑道:“在過去,把自己孩子過繼給別人,孩子犯了誅九族的大罪,誅的就是別人的九族。騫芝叫我一聲爸爸,這么點股份都舍不得給她,她不白叫了。”
冼耀文拍了拍蘇麗珍的柔荑,“放寬心,我自有章程。”
“先生都這么說了,我不多嘴。”蘇麗珍抱住冼耀文的手,倚靠在他的臂膀上,兩人沿著街道緩慢行走。
翌日。
香港的氣溫驟降到10攝氏度以下,有了一點冬天的樣子,各種過冬商品迎來銷售小高峰,百貨公司、雜貨鋪人頭攢動。
零售業哈哈大笑時,工業界一些敏銳的人卻是愁云滿布,早就在說禁運,卻一直沒什么感覺,今天感覺到了。
首先是碼頭,從12月中旬開始,苦力們已經發現自己的活變少了,以前一艘大船靠岸,就能忙上幾天,現在靠岸的多為小貨輪,半天就能搬完,而且攬活越來越難,想有活干要忍受更高的抽水。
就是如此,也有不少苦力干一天歇三四天,日子難以維系,當鋪的生意蒸蒸日上。
其次,一些工業原材料漲價的頻率越來越高,今天跑洋行的工廠老板們被告知價格還得漲,而且到了下個月不能保證穩定供應,最好多囤點。
這一切仿佛和冼耀文無關,紡織品不在禁運名單,美國也沒禁止香港產品進口,棉花、布匹正常供應,紡織廠借機漲價都沒好意思也沒勇氣漲太多,有人敢漲,就有人敢渾水摸魚打折促銷,敵退我進,何樂而不為。
頭發和禁運不沾邊,電器所需鋼鐵不在禁運范圍之內,塑料廠主需是低端原材料,受影響漲價,卻沒有斷貨之憂,與冼耀文有關的工廠都可以繼續正常運營。
身為走私大頭目,禁運顯威對他來說大概肯定是利好消息。
吃早點時,冼耀文看了有關快活塑料的兩份報告,一份是梁知行提交的產量報告,一份是大眾安全警衛派駐在快活塑料的安保隊提交的安保報告。
魔方正式開售之前,一個都不能流到外界,一間小小的塑料廠就有了堪比印鈔廠的安保水準,工人下班都需要接受檢查,防止有人偷偷帶魔方出廠。
為了讓工人不那么抗拒,他讓差人在市面上采購了一些塑膠玩具,想給子女一點驚喜的工人可以免費登記領取,魔方開售之前,每半個月可以領一次。
放下報告之時,冼玉珍見縫插針說道:“大哥,等放假我要和同學去澳門玩兩天。”
“注意錯開時間,你二哥馬上畢業,我要出差沒時間參加他的畢業典禮,你得代表家里去參加。”
“我知道的,參加了二哥的畢業典禮后才會出發。”
冼耀文在冼玉珍身上瞥了一眼,小丫頭被好吃好喝養著,身體發育所需營養一點不缺,學習樂器改善了她的氣質,運動令她渾身上下充滿活力。
綜合起來,小丫頭已經一只腳邁入令一些膽大包天的光腳漢喊出“干一次死了也值”的境界,去澳門容易惹禍上身。
他淡淡地說道:“不要去太偏僻的地方,不許進賭場,注意安全。”
“嗯嗯。”
食訖。
下樓時,冼耀文對戚龍雀說道:“安排一下,不要讓小丫頭出事。”
“是。”
到了青年會的辦公室,冼耀文翻開一本剪報本,本子里每一頁都貼著各報紙上刊登的韓國照片,有軍隊的,也有平民的,前者一眼掃過,后者細細觀看。
崔銀姬已經抵達香港,下一步就要安排她主演一部韓國味濃郁的影片,這事不太好辦,首先得考慮立場問題,不能給別人留下揪小辮子的借口,其次得考慮成本,費錢的古裝片直接PASS,就拍當下的故事。
另外,還要考慮韓國觀眾的感受,浪漫愛情故事肯定不行,肚子都吃不飽,讓他們看別人生死不渝,放映機都給你砸了。
要拍勵志的影片,又不能上升到家國大志,只能圍繞家庭、個人。
挺頭疼。
琢磨了半小時依然摸不著頭腦,冼耀文只好將剪報本往邊上一放,先處理公司事務。
“婉芳,李香蘭在不在辦公室?”
“不在。”
“通知她,明天上午我要見她。”
“好的。”
“讓卡羅琳進來。”
“鄧肯秘書也不在。”
“知道了,她回來就讓她進來。”
手離開通話器,冼耀文拿起一份文件閱讀,看完一份下一份,不知不覺間,一個上午的時間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