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398章:裁軍備戰 亂世之中,所有的政治部署,都是為了之后的軍事行動。 秦昊這次大規模的調動和任命官員,其實也是為了讓秦軍在軍事上能有更好的發展,所以整治完內政之后緊接著就是整軍。 為了迅速打敗王莽,和盤踞在野王城的楊林,進而一統司州,秦昊不得不大規模的收編涼軍俘虜,這讓荊北以四郡來承擔三十萬大軍的消耗。 秦昊在荊北所積攢下來的底蘊雖還算豐厚,可也在司州統一戰之中差不多消耗了個七七八八。 而為了打敗鐵木真,從而保住河套地區,晉軍也不得不多征召了三十萬軍隊,僅憑并州和河套兩地就供養了六十萬大軍來和元蒙死磕,最終雖打贏了這一仗,但并州和河套的底蘊也都打光了。 這么說吧,如今已是初平二年(192年),秦昊也已經二十二歲了。 自中平元年(190年),群雄討董開始,秦昊就一直在東征西討,并且連續打了足足兩年的仗。 在這兩年之中,秦昊一統司州,一統并州,又打垮了元蒙,保住了河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豐功偉績,但也同樣把荊州的底子給打光了,把并州和河套的底子也給打光了。 因為座擁天公寶藏的緣故,現在的秦軍并不缺錢,但是卻嚴重缺糧,而且是三州一套都缺。 現在的秦軍連一場五萬人規模的大戰,都不一定能支撐的起來,所以接下來必須要修養生息以恢復元氣。 秦晉合一之后,為了震懾元蒙和各地諸侯,秦軍暫時保留了數量龐大的編制軍隊。 不算戰爭已經傷亡了的軍隊,僅僅是編制上所有的軍隊數目: 現在秦軍之中,所屬秦系編制上的兵力將近三十萬; 晉系的兵力將近四十五萬(其中二十萬是民兵); 所屬涼系兵力將近七萬; 不屬任何派系,直屬秦昊直轄的精銳營多達三萬。 荊司并河四地,二十郡的地盤,竟供養著八十五萬大軍,雖然只是編制上的數字,實際并沒有這么多人,但也可想而知秦軍的財政崩的有多緊。 如今的秦軍數量雖多,但由于體系臃腫戰力,成分繁雜,以至于軍隊戰力嚴重下降。 另外,養著這么多軍隊的消耗,也壓得秦軍后勤喘不過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