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賜功臣(上)-《貞觀大閑人》
第(1/3)頁
李素對宗教是敬畏的,因為這一類人很偏執,而且能直接與鬼神聯系,所以這類人不好惹,誰都不清楚他們背后的鬼神老大是什么脾氣,萬一得罪了被雷劈呢?
除此之外,李素對宗教的認識或許還有點狹隘,他對僧道的看法仍停留在念經,煉丹,飛升,以及……批八字,算流年,測字,看婚姻事業財運以及子嗣等等。
最后幾樣最吸引人,也最接地氣,至于這幾樣究竟應該是和尚干的還是道士干的。
玄奘的臉色很難看,手里一串檀木念珠轉得跟風火輪似的,德高望重的大師似乎……犯了嗔戒?
“貧僧不會算流年!”玄奘重重哼道。
“批八字呢?”李素不拋棄不放棄地問道。
“也不會!”
“婚姻事業前程子嗣……你是大師,總有一樣會的吧?”
“貧僧……不會!”玄奘臉孔有點紅,李素覺得他可能在羞愧,和尚嘛,越是德高望重,羞恥心越強烈,畢竟千辛萬苦跑一趟天竺連批個八字都不會,換了李素是他,可能也會臉紅一下的。
當初第一次見到孫思邈時,老道士也是這樣,不會撬鎖,不會穿墻術,不會輕功……太失望了,這也不會那也不會,這個世界的和尚道士們到底怎么了?
見玄奘臉紅得厲害,身子隱隱顫抖,李素怕把他羞死,于是果斷換了個話題。
“好吧大師,咱們不聊這個了。”
玄奘長吐一口氣,露出釋然的表情,剛才的話題他顯然很沒有興趣。
“貧僧跟大唐將士們行路這些日子,多少聽說了一些李縣子的事跡,李縣子領數千將士死守西州城,為大唐立下大功,回到長安后,李縣子的前程怕是不可限量,貧僧這里先恭賀縣子了。”玄奘含笑道。
“大師謬贊。些許微薄功勞,其實都是將士們的性命堆砌而成,對我而言,若能換得更多的將士活下去。我情愿沒有這些功勞。”
玄奘低宣了一聲佛號,道:“斯言善哉,李縣子秉持仁心,功勞大,功德更大。貧僧觀李縣子器宇不凡,面潤額寬,正是貴人之相,若能多積德行善,必有福報。”
李素眨眨眼:“大師看得出我有貴人之相?”
玄奘笑道:“相面先觀氣色,李縣子氣色不凡,面俊目正,自是貴人之相。”
李素嗔道:“原來大師剛剛是在謙虛,快,幫我算個流年……”
****************************************************************
離開西州已一個多月。隊伍走得不快不慢,半月后終于到了沙州。
在沙州短暫補充了糧草和淡水,換了一批駱駝馬匹,李素下令在沙州休息三天,三天后,隊伍再次啟程往東,朝玉門關方向行進。
仍是一路枯燥,仍是一路釋然,大家帶著滿滿的食物和飲水,還有對余生滿腔的期待和希望。在烈陽下漫行漸遠。
在這個交通不便的年代里,從西到東的路程,往往便花費了人生的小半年時間。
一個多月后,隊伍終于到了玉門關。
田仁會和玉門關將士的終點站便在這里。雖然加了“光祿大夫”的銜號,可田仁會的實職仍是玉門關守將。
夕陽快落山時,玉門關遙遙在目,三軍將士歡呼振奮,打起精神加快行程,在夕陽的最后一抹光亮消失在地平線的那一剎。隊伍終于進了玉門關。
當夜田仁會在玉門關內設宴款待李素程處默,眾將士卸去一身疲倦與風沙,在篝火堆旁痛快喝酒吃肉,忘形處互相抱頭痛哭。
漫長時日的并肩戰斗和同路同行,玉門關將士與程家莊和右武衛騎營已結下了深深情誼,今夜過后,大家便要分道揚鑣,若無意外的話,一生中已不會再見,人生的下一段路程,換與別人同行。
痛飲,放歌,大哭,沉醉。玉門關的當夜,將士們在這樣的氣氛里盡情宣泄過后,終于沉沉睡去。
第四天一早,身披著滿身氤氳與霞光,隊伍再次上路時,已只剩下程家莊子近千老兵,和百余騎營將士。
…………
進了玉門關便算是真正進入了大唐,玉門關以內才是春風能吹拂到的地方,每一寸土地都深深刻著李家的名字。
入了關以后,遇到的人漸漸多了起來,與西域千里罕無人煙的景象截然相反。
中原漢人的打扮,頭上挽著髻,挑著擔子或背著竹簍,微風輕拂送來陣陣麥香,夾雜著一絲熟悉的久違的炊煙味道,玉門關仿佛成了一道長長的分割線,關外的游牧,關內的農耕,兩者之間被劃分得涇渭分明。
入了關以后,李素和眾人的心情明顯振奮了許多,路上每一處都有著不同的風景,不像關外的大漠,走到哪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沙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睢宁县|
丰都县|
博兴县|
江城|
兖州市|
沈阳市|
微山县|
启东市|
厦门市|
沁阳市|
漳平市|
会昌县|
余江县|
陆河县|
广州市|
弋阳县|
呼和浩特市|
北宁市|
大港区|
武胜县|
芜湖县|
土默特右旗|
灌阳县|
萝北县|
奎屯市|
潍坊市|
维西|
长垣县|
淳安县|
南皮县|
芦溪县|
万州区|
泽州县|
临邑县|
盐边县|
浮山县|
泗水县|
崇明县|
通山县|
湘阴县|
金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