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下)-《貞觀大閑人》
第(1/3)頁
“秦王破陣舞”是一種禮儀,每當大唐軍隊大勝還朝,李世民便會令全城歡慶,并在長安城最繁華的地方搭一座高臺,命太常寺舞伎為得勝還朝的將軍和軍士們舞之,一來作為犒賞,二來為振奮軍心。
但是像今日這般只令臣子一人獨自賞舞,可謂是立國以來的頭一遭了,對臣子來說,這是無上的榮耀。
高臺上,“秦王破陣舞”仍在繼續,二十余名美貌舞伎手執劍盾,正舞得風生水起,流暢的動作,激烈的殺伐聲,還有那一張張動人心弦的如花容顏,這一刻,只為李素一人而綻放。
圍觀的人群也在看著,不過他們離高臺很遠,眾人很自覺地離李素兩丈距離,將高臺下最好的位置留給他,人群里的眾多目光看的不僅僅是那美妙的舞姿,更多的目光投注在高臺下那張平靜如水的年輕臉龐上。
沒過多久,圍觀的人群里不可抑止地傳出了竊竊的議論聲,他們在議論那個平靜的少年。
大唐這些年屢戰屢勝,對外征戰基本都是大勝而歸,甚至連付出的犧牲都不算太大,長安的百姓們早已對一樁又一樁的大勝感到麻木了,每次紅翎捷報飛馬入長安,引來的只不過是百姓們一陣嘖嘖贊嘆,然后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轉過身,繼續過自己的日子,多少年了,仍未嘗聞唐軍一敗。
大勝回朝的將軍他們也見得多了,秦王破陣舞也見了不少,這些都已形成了慣有的儀式,百姓見多了也就不足為奇。
可是,今日的種種卻勾了長安百姓們的好奇心,因為他們從來未見過只為一人而舞的儀式,不遠處那位平靜的少年,到底在西域立下了怎樣的功勞,才會令陛下下旨太常寺只為他一人而舞?
議論聲此起彼伏,而李素的名字和相貌。三年前在長安城也算很出名了,百姓們交頭接耳一打聽,聽到李素這個名字,不免便順帶著挖出了他當年的一些事跡。
作詩。獻策,烈酒,活字印刷術,與東陽公主的私情緋聞,阿房宮賦公然諷刺君上。被調任西州別駕……
一樁樁塵封的事跡被挖了出來,百姓們紛紛露出驚嘆之聲,然后,驚嘆很快化作敬仰,崇拜。
沒過多久,當高臺上的秦王破陣舞已到了尾聲,最后在一通如雨點驟落的鼓聲中戛然而止,舞伎歌伎們站在高臺上朝李素盈盈屈身一拜退下后,李素身后的圍觀百姓人群忽然一陣騷動,然后。百姓們神情敬仰地朝李素躬身一禮。
“李公壯哉!”
山崩地裂般的齊喝聲驚醒了沉思中的李素,轉身回頭,見身前一片黑壓壓的人群躬身行禮,久久不起身,李素笑了,整了整自己的衣冠,很正式地朝百姓們回了一禮。
許明珠站在人群中,見自己的夫君被百姓們如此尊敬推崇,興奮得小臉通紅,攏在袖中的小拳頭攥得發緊。渾身不自主地微微輕顫,心跳徒然加快,望向那塊空地中間的李素時,目光竟從未有過的迷醉。自豪。
程處默和蔣權也站在人群中,羨慕地看著李素,直到歌舞畢,眾舞伎退下,二人長長呼出一口氣,互相對視一眼。然后各自笑了一下。
程處默朝蔣權點點頭:“舞好看,歌也好聽,有生之年,我必……”
接下來的話,他沒有繼續說下去,目光中卻露出堅毅之色。
蔣權似乎明白他要說什么,點了點頭,緩緩道:“不錯,有生之年……”
二人的話都沒說完,但彼此都明白對方想說什么。
沙場建功業,回師朝天闕,大丈夫當如李素!
…………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阳县|
新乡市|
儋州市|
东乡|
建德市|
萍乡市|
新干县|
邻水|
邵东县|
南平市|
绥棱县|
宜黄县|
阿荣旗|
中卫市|
临江市|
濮阳市|
潞城市|
卓尼县|
锦屏县|
寿阳县|
商都县|
游戏|
永仁县|
澄城县|
襄汾县|
红原县|
胶州市|
延川县|
邻水|
洛阳市|
密山市|
康保县|
永昌县|
新建县|
通渭县|
洪湖市|
江华|
鄂托克前旗|
石泉县|
英山县|
三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