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一十九章 進諫挽瀾-《貞觀大閑人》


    第(3/3)頁

    到了這個關(guān)頭,其實武氏也計窮了。

    她終究只是個二十多歲的姑娘,就算是天生的妖孽,眼下這個年齡仍是道行太淺,李素把天捅了個窟窿,一個屈身于侯府的丫鬟能做什么?

    所以每次故作輕松地安慰完許明珠后,武氏獨自一人時卻不知不覺浮上幾許愁容。

    只有她最清楚,李素這次是遇到大麻煩了,這個麻煩是他主動招惹上的。

    一想到這里,武氏不由恨得牙癢癢。

    她很不理解李素行事的思維,一樁擺明了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他卻像一只撲火的傻蛾子似的,不管不顧地撲了進去,把自己燒得粉身碎骨。

    兩國和親,多么重要的國策,他居然也敢去破壞,破壞它的原因僅僅是因為當年獻計時沒考慮周全,無意中傷害了無辜。

    這個理由看在武氏眼里多么可笑,身為侯爺,功成萬骨枯不是很正常嗎?只不過傷害了一個無辜,有必要以千金之身行此不智之舉嗎?他到底在想什么?

    不理解李素的想法,更不認同李素的做法,但武氏只能把這些念頭埋在心里。

    她很清楚,李素是個非常有主見的人,一旦決定了的事情,旁人根本無法勸說,更何況他是主,她是仆,身份的不對等,令她許多話不便說出口,說了也沒用。

    走出后院,武氏朝大門走去,一邊走一邊揉著太陽穴。

    這幾日李家愁云慘霧,氣氛格外壓抑,從里到外透著一股末日臨頭的味道,連武氏這種心理承受能力極強的女子也覺得有些喘不過氣來了,所以她決定去村里四處走走,散散心。

    一腳跨出門檻,武氏赫然發(fā)現(xiàn)李道正獨自坐在門口的臺階下,看著遠處的田野和山巒呆呆出神。

    武氏腳步一頓,然后輕輕上前,朝李道正行了一禮。

    “老爺,外面涼,小心著了寒,您要不要進屋歇息?”

    李道正扭頭,看了武氏一眼,重重嘆了口氣,道:“麻煩咧,這次摸救咧……”

    武氏抿了抿唇,輕聲勸道:“吉人自有天相,侯爺走前不是說過嗎?他說他自有法子應(yīng)對,老爺莫太擔心了。”

    “我自己的娃,咋能不擔心么,這個混帳,成天惹事闖禍,總有一天把命賠進去,養(yǎng)了他一二十年咧,難不成最后讓我這個白發(fā)人送他這個黑發(fā)人?”李道正氣憤地道。

    武氏也幽幽嘆了口氣,望著遠方蕭瑟的冬景,不知想到什么,眼眶也有些發(fā)紅了。

    “侯爺做事自有他的道理,其實許多事情單看表象,并無甚緊要,比如這次破壞和親,表面上看,侯爺只是受了江夏王之托,幫他出了個小主意而已,他自己其實什么都沒做,更未曾公然反對和親,然而侯爺自入朝封爵以來,雖然與諸多長輩關(guān)系密切,可終究還是少了一座真正強有力的靠山,侯爺在朝堂上……一直是孤身只影,無枝可依,奴婢每次看著侯爺,都覺得他……很可憐。”

    武氏說得有些忘形,越說眼眶越紅,回過神發(fā)現(xiàn)李道正一雙看似渾濁無神的眼睛正緊緊地盯著她,武氏一驚,急忙賠罪:“奴婢僭越失禮了,老爺恕罪。”

    李道正搖搖頭:“我也是窮苦出身,不講那些臭規(guī)矩,你繼續(xù)說,孤身只影,無枝可依,然后呢?”

    武氏小心看了他一眼,見他并無怪罪的意思,于是接著道:“……老爺應(yīng)知,如今朝堂君臣皆是門閥出身,可以說,治天下者非君臣,而是門閥世家,當今陛下對那些千年門閥戒意甚深,于是立國后開科考,取寒士,不僅如此,還提拔了一批新興門閥以為制衡,如程家,李衛(wèi)公家,李英公家,長孫家等等,門閥林立,勾心斗角,卻互相保持著平衡,共同推動大唐前行,侯爺卻是近幾年才新興而起的權(quán)貴,闔族只有侯爺一人支撐,一人榮辱便是全族榮辱,一人損而全族損,如此,侯爺肩上所擔的風險便太大了……”

    “所以,奴婢能夠理解侯爺為何這些年死活不肯參與朝堂事務(wù),而是慣以懶散懈怠之態(tài)示人,因為侯爺也深知自己力量太單薄,一旦遇到危急,便是舉目無援的后果,比如這次破壞和親,陛下將所有的罪名全怪到侯爺一人身上,這里面多少有幾分無所顧忌的意思,因為侯爺背后無人,所以陛下處置便處置了,觸動不到門閥的利益,若侯爺是某個門閥世家的子弟,奴婢敢斷言,陛下頂多嚴加訓斥便揭過,侯爺斷不會受此牢獄之劫。”

    李道正的腰桿不知何時已挺得筆直,眼中的光芒愈發(fā)明亮了。

    “我娃如今下了獄,還被罷了官,除了爵,咱家啥都沒有了,罷官除爵沒啥要緊,沒了就沒了,我不稀罕,不過聽說還要流放千里?這可不成,外面苦滴很,我娃咋能受這苦?剛才聽你說了半天,說來說去就是我娃背后沒人,是這意思吧?”

    武氏點點頭:“是。”

    李道正眼睛越來越亮,語氣有些焦急地道:“如果他現(xiàn)在突然多出一座靠山,會咋樣?”

    武氏愕然:“啊?突然……多出一座靠山?”

    “對,突然多出靠山,我娃還能救不?我沒啥別的要求,只求我娃不要被流放,黔南那地方是荒蠻之地,聽說當?shù)厝绷思Z食還吃人咧,可不敢去,去不得!”李道正不停地搖頭擺手。

    武氏徹底懵了,不停地眨著眼,萬分不解地道:“老爺,恕奴婢愚鈍,侯爺怎會突然多出個靠山?奴婢聽不懂您的話……”

    李道正不耐煩地道:“你這女娃婆煩滴很,我說了有靠山就有靠山,你只告訴我,我娃有了靠山,他還去黔南不?”

    武氏定了定神,措辭一番后,小心地道:“若老爺說的靠山是當今的門閥世家,老門閥也好,新門閥也好,只要在朝中有官爵,有地位,有名望,在陛下心里有分量,而且這家門閥還能不顧一切,不計得失地力保侯爺,那么侯爺必可免除此厄,安然歸家。”

    李道正語氣有些激動:“真的?女娃你不是誑我吧?”

    武氏苦笑道:“奴婢怎敢誑老爺?侯爺犯的事,說到底不算什么大逆不道之事,若有門閥挺身而出力保,陛下無論如何也會權(quán)衡利弊得失的,世事就是如此,同樣的事,背景不同,結(jié)果也不同,說重了便是欺君罔上,說輕了便是孩童胡鬧,重要的不是法理,而是人情。”

    李道正終于聽懂了,神色忽然浮上幾許猶豫掙扎,眼中也不時閃過陌生的罕見的銳光。

    無可否認,李素經(jīng)常闖禍,幾乎已成了家常便飯,李道正早已對李素的闖禍能力麻木了。

    然而,這一次不同,李素闖的禍似乎有點大,大到超出了李道正的承受能力,也讓李道正第一次感到嚴重的危機感,罷官除爵,流放黔南,李世民對李素的處置前所未有的嚴厲,也令李道正尤感不安。

    他并不懂朝堂爭斗,也不理解兒子為何會闖下這個彌天大禍,他只知道自己必須救兒子,必須想法子阻止兒子被流放,在如今這個交通和通訊都非常原始落后的年代里,流放到那個荒蠻之地三年,幾乎跟斬首示眾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了,路邊的野獸,山林的瘴氣,殺機隱伏的沼澤,任何意外都有可能要了李素的命,李道正無論如何也不會讓兒子受此折磨。

    猶豫半晌,李道正終于下定了決心,猛地站起身,面孔漲得通紅,眼中卻一片湛然決絕之色。

    “老薛,備馬!我要去長安!”(未完待續(xù)。)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远县| 高碑店市| 阿克陶县| 广河县| 犍为县| 克拉玛依市| 米脂县| 象州县| 岳西县| 思南县| 尚志市| 织金县| 陈巴尔虎旗| 山丹县| 涡阳县| 湟源县| 博湖县| 永康市| 丽江市| 保定市| 巍山| 中牟县| 平利县| 淳安县| 天峻县| 巢湖市| 田阳县| 榆社县| 瑞安市| 邳州市| 利川市| 宜阳县| 饶阳县| 榆树市| 通道| 湖州市| 西丰县| 仙游县| 承德县| 巴楚县| 大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