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貞觀大閑人》
第(1/3)頁
時艱,勢危,大軍頃刻頹潰之時,李素應下了斷后重任。
無論從任何角度來說,這都算是臨危受命,李世民做出這個決定自然有他的道理。
首先斷后的這支軍隊本就是身處敵境的一支孤軍,沒有后援,沒有糧草,沒有任何軍械方面的補充,甚至舉目四顧,連周圍城鄉的老百姓對他們都抱著仇視態度,說是“孤軍”,實在是名副其實。
正因為這支孤軍的處境本就艱險交困之極,所以李世民不得不將軍中威望最盛,打仗風格最穩重的李績留下當主帥,李績作為大唐僅此于戰神李靖的軍方二號人物,李績的一身本事自然會令阻敵斷后的任務完成得更完美,至于李素,一則因為年輕,二則與李績是舅甥關系,三則,李素本人也有一肚子的本事,更且當年有過領兵的經驗,對戰陣之事并不陌生。
李績的穩重,李素的詭譎,舅外二人一則以“正”,一則為“奇”,兵法所云“以正合,以奇勝”,兩者相輔,事可成矣。
作為大唐帝國的皇帝,李世民做出這個決定實可謂用意深遠。
而李素的反應卻著實出乎李世民的意料之外,他原以為李素會拼命的推脫逃避,畢竟在李世民的心目中,李素就是一個有著一身大本事,但身上的毛病實在太多了的人,愛財,潔癖,懶惰,貪生怕死等等,在這個普遍奉行成仁取義的儒家國度里,李素這個人的存在實在是個異類,他似乎從來不在乎儒家的教化,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凡事首先考慮的是個人的私利,仗著一身莫名其妙的本事偷奸耍滑,懶散不為。
這樣一個人,若要讓他留下來為大軍斷后,李世民自己都覺得說服他太困難,召見李素之前準備了一肚子的說辭。
誰知李世民剛開了口,李素卻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個反應委實令李世民萬分意外。
“子正今日為何如此爽快?”李世民不解地看著他。
李素嘆道:“臣常虧于小節,但每有大義臨頭之際,臣從來未曾逃避過,今日亦是如此。”
李世民深深地看著他,良久,終于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假以年月,子正必是國之柱石,不可缺撼也。”
李素苦笑道:“臣沒想過那么遠,或許某天臣厭倦了當官,一道奏疏遞上去便告老了,但如今臣仍在食君之祿,那么就必須要為君分憂,再說,臣也實在不忍見到我大唐將士再添無謂的傷亡了,臣愿意留下的理由沒那么偉大,只是想憑自己的能力為大軍撤退爭取更多的時間,也算是為臣那或許已經出生的孩子多積幾分功德福報吧……”
李世民一怔,緩緩道:“朕想起來了,說來子正的孩子怕是已經出生了……”
李素露出溫情的微笑:“是。”
李世民注視著他,沉聲道:“一定要好好活著,朕在長安待你和李績平安歸來,你的孩子朕回長安后必有加封,為了幼兒,你也該保重自己才是。”
“臣明白。”
**************************************************************
退出帥帳,凜冽的寒風正勁,吹得李素情不自禁打了個哆嗦,仰頭望著灰蒙蒙的天空,李素再次露出苦笑。
好吧,再次發了一回瘋,接下了這個九死一生的任務。
明明是個文弱的書生,偏偏擔當起這玩命的重任,想想都覺得應該自抽三記耳光為敬,活膩了的人都沒敢這么玩自己,偏偏自己卻毫不遲疑地答應了。
當時……應該是鬼上身了吧?
重重嘆了口氣,李素腳步沉重地朝自己的營帳走去。
中軍大營里人來人往,帥帳周圍的營房差不多已快拆完了,所有的軍械和輜重已裝上了馬車,在將領們的指揮下,士卒們整理好了行裝,有的已開始啟程西撤,一片喧鬧聲中,大唐的這一次聲勢浩大的東征不得不進入了尾聲。
李素沒走多遠,迎面便遇到了一身披掛的李績。
李素剛準備行禮,李績卻一把拽住了他的胳膊,粗魯地將他帶到一處偏僻的角落里。
“老夫聽說,你剛才答應陛下留下來輔佐老夫領軍斷后?”李績的神情有些焦急。
李素笑了:“是,這個時候陛下的旨意應該已發下來了。”
李績一怔,接著露出怒色:“陛下怎能如此?我李家一門雙公,留一人斷后已是為國為君效忠了,何必將你我二人全留下來?斷后本就是九死一生的勾當,憑什么讓你這個年輕人留下……”
跺了跺腳,李績怒道:“子正且在此等候,老夫與陛下論論道理!”
李素卻忽然拽住了李績的袖子,笑道:“舅父大人息怒,留下斷后說起來是陛下先開的口,實際上,我也正有此意,就算陛下不說,我也會主動請求留下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兰县|
喜德县|
定远县|
扶风县|
大化|
安泽县|
青州市|
温州市|
吉林省|
灌阳县|
克拉玛依市|
曲周县|
岢岚县|
玛曲县|
日土县|
洞口县|
文成县|
大埔县|
白山市|
汉中市|
周口市|
墨玉县|
洛宁县|
波密县|
正定县|
郓城县|
延边|
霞浦县|
海淀区|
微山县|
绥宁县|
曲阜市|
屏南县|
洱源县|
贡山|
吴桥县|
棋牌|
敦化市|
阳高县|
含山县|
遂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