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事有大轉機-《亂唐》
第(3/3)頁
次日掌燈時分,秦晉一連派出去了三路游騎,都沒能查到天子中使的行蹤,而按照行程,他們早就應該在正午時分抵達同州。不祥的預感開始在秦晉的心頭徘徊。
果然,當?shù)谒穆酚悟T回來的時候,謎底揭開。
邊令誠以整備潼關為由劫走的逃民不知何故居然殺官造反了,他們打起了替天行道除奸臣閹宦的旗號,一路浩浩蕩蕩的往長安進發(fā)。非但如此,這股殺官造反的逃民甚至還像模像樣的發(fā)布了討逆檄文,楊國忠、邊令誠、魚朝恩等奸臣閹宦俱在其列。
據(jù)第四路游騎發(fā)現(xiàn)的蛛絲馬跡,天子中使很可能在半路上遇到了這股殺官造反的逃民。只能說他們運氣差到了極點。
這則消息,令人太過震撼,以至于在郡守府中當值的一眾佐官們聽說之后,還以為是某些人的惡作劇。但是,等他們看到郡守陰沉的駭人的臉色之后,便都明白了,這不是惡作劇,而是真實發(fā)生的事實。
秦晉當即召集了身在同州的幾名心腹商議此事,與秦晉的憂心忡忡不同,盧杞等人對此則紛紛叫好,甚至連杜甫都覺得,這些人的造反至少會讓天子聽到來自民間的聲音,如果能就此揭露了楊國忠、邊令誠等人的丑惡面目,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在他們看來,一群逃民而已,就算讓他們殺官造反,又能折騰出多大的風浪呢?
但在秦晉看來,麻煩絕不僅僅在造反的三萬逃民。后世有一句話說的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可以燎原的未必都是人之所愿的救苦救難之火。這把火即可以是正義之火,也可以是邪惡之火。
對眼下的大唐而言,三萬逃民于關中造反,其影響之惡劣,恐怕僅次于安祿山叛軍攻破潼關。
秦晉相信,神武軍,乃至于長安的禁軍都可以輕松的消滅掉這三萬逃民叛軍。但是,其中所隱含的政治意義以及影響則更為深遠。
這次造反,將更為沉重的打擊了唐朝的根基,動搖了李隆基的合法性。
本朝太宗曾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而百姓就是載舟的水,現(xiàn)在連百姓都跟著安祿山之后造反,不正說明了唐朝天子已經(jīng)不得民心了嗎?
秦晉甚至可以想象得到,當李隆基聽聞這次叛亂以后,會憤怒成什么模樣。
除此之外,秦晉更為有心的則是,神武軍乃是河工營的直接組織者,身為一軍主將的自己恐怕難辭其咎,乃至于身兼河渠使的京兆尹韋濟,都有可能牽連進逃民造反事件里。盡管從表面看,是邊令誠的胡作非為才導致了這次叛亂的發(fā)生。
以秦晉對朝中那位宰相的了解,平白無事都能將白的說成黑的,又何況造反的逃民與神武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呢?
早在召開會議之前,秦晉就已經(jīng)命人到長安給韋濟送信,讓他早做準備,也許朝廷上的暴風雨即將到來了。
看著一眾親信們揚眉吐氣的模樣,秦晉忽然心有所感,難保這件事里沒有他們的關系。轉念一想,他又嘆了口氣,即便與在座的某些人有干系又如何?當事人能承認嗎?就算承認了,又如何?對局面有所補益嗎?
“嚴長史,立即草擬行文,秦某要向天子參合監(jiān)軍邊令誠不發(fā)所為,道明因其故所引發(fā)的叛亂。”
嚴倫老于吏事,對這種公文輕車熟路,秦晉用此人來草擬送往政事堂的行文最為合適,當然,他本人也會有奏本送往天子處,親自參劾邊令誠的幾項大罪。
不論這件逃民叛亂的大事將波及到多少人,秦晉至少有一點敢肯定,那就是邊令誠完蛋了,作為逃民叛亂的直接責任人,萬無全身而退的道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烟台市|
大足县|
新源县|
和静县|
郑州市|
景谷|
固镇县|
桐城市|
常州市|
大英县|
江口县|
明水县|
云梦县|
项城市|
蓝山县|
泰兴市|
象山县|
郑州市|
湖南省|
扎囊县|
临洮县|
宜宾市|
邯郸市|
内江市|
新建县|
成安县|
深圳市|
呼和浩特市|
和静县|
永修县|
巴楚县|
吉安市|
乐都县|
邳州市|
金堂县|
云和县|
雷山县|
越西县|
旬邑县|
新巴尔虎左旗|
麟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