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巧婦難為炊-《亂唐》
第(2/3)頁
“新錢之法的初衷是好的,但你可曾想過么,只增加少量的銅便要抵上數(shù)十倍的面值……”秦晉忽然覺得這么說可能不夠直接,便有換了種說法,“開元通寶每文重二銖四絲,其中銅七鉛三,你現(xiàn)在只打算增加一成的銅來鑄造新錢,以一當五十錢……可曾想過百姓們會遭遇到何種困難嗎?朝廷用這種新錢去換他們的舊錢,一錢便可換五十錢,又與搶錢何異?長此下去,米價必然飛漲,到那時,你這新錢不但解決不了朝廷府庫的危機,恐怕還有更大的危機會因此而出現(xiàn)啊……”
“這……”
新錢換舊錢是第五琦的盤算,這樣可以不用加稅就從百姓手中擠出一大筆錢來,可在秦大夫的口中似乎這么做會導致更嚴重的問題,他在短時間內(nèi)是想不透其中的因由,然而出于對秦晉的信服,他覺得既然有這種擔憂,可能就不無道理吧!
說實話,在此之前,第五琦是認為財貨之事并非秦晉所擅長,如果對錢制改革過多的干涉,未必是件好事。但從他今日的分析來看,又似乎全然不是這么回事。因為秦大夫也能說出一套聽起來很有些意思的道理,雖然其中的因果關系一時間難于理解,但最終還是打消了繼續(xù)勸說的念頭。
“既然大夫?qū)﹁T造新錢還有疑慮,那便暫且擱置就是,只是府庫的燃眉之急實在已經(jīng)到了不得不正視的地步,眼看著就到了年關,官員的俸祿如果不能按時發(fā)放,恐怕對人心將極為不利……”
秦晉思忖了一陣,官員俸祿的確是個不能忽視的問題,正所謂皇帝還不差餓兵呢,更何況他這個名不正言不順,僅僅是剛剛奪權(quán)的御史大夫呢?
“官員的俸祿一文都不能少,這一點不容置疑,不過如何發(fā)放俸祿,還是可以有許多商量的余地……”
第五琦不明白秦晉的話中之意,由于他在進入了政事堂以后就專門戶部的運轉(zhuǎn),是以極為關心這些問題,大有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說穿了還是想讓秦晉給戶部弄點錢,以解決燃眉之急。
秦晉的手里雖然掌握著百萬貫錢,但那是要投入到教育改革上的,一文錢都不能挪用,一旦挪用了再想從別的地方擠出來這筆錢那可就是千難萬難了。
“你看這樣如何,以朝廷的名義發(fā)債,號召富戶權(quán)貴們購買,利錢么,就按市價的高標準施行,債期可以分為數(shù)年不等,只要到期便可如數(shù)兌換……”
這也是有病亂投醫(yī),秦晉想到了債券這種東西,以國家的財政作為擔保發(fā)行債券,向國民借錢,總比明目張膽的搜刮要好得多了吧?至少有借有還,不會過于難看了。
但是,秦晉說完這話就連他自己都覺得,這是很難實現(xiàn)的,若在盛世之時,發(fā)行所謂的債券難度并不大,只要找?guī)讉€有地位有威望的帶頭購買債券,再輔之一大量的宣傳,跟風者自然會如云而至。
如果是亂世,情形又另當別論了,朝廷上的當權(quán)者一年數(shù)變,尤其是長安剛剛經(jīng)歷了一場浩劫,無論官民都已經(jīng)對朝廷的信心將至了最低,怎么能使官民放心的將錢借給朝廷呢?
萬一哪天再出點什么難以預料的意外,朝廷再不認這筆帳,那可就是虧的血本無歸。將心比心,秦晉自問若是換了自己也絕不會拿出大把的真金白銀來購買這種連廢紙都不如的債券。
“大夫此計甚妙!下吏敬服不已!”
第五琦的反應卻出了奇的興奮,仿佛看到了大把的金錢就在眼前一樣。秦晉搖頭笑道:
“想法雖好,實施卻大有難度。”
第五琦又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阳县|
临沭县|
自贡市|
淮滨县|
康定县|
金昌市|
小金县|
商水县|
濉溪县|
嘉定区|
行唐县|
绵竹市|
吉林市|
沙雅县|
太康县|
高碑店市|
两当县|
金阳县|
察哈|
阿鲁科尔沁旗|
方城县|
静乐县|
新巴尔虎右旗|
无为县|
饶阳县|
航空|
梁山县|
大港区|
泰安市|
八宿县|
桂东县|
贵州省|
开化县|
五河县|
惠安县|
定结县|
隆德县|
寿宁县|
中卫市|
海伦市|
辰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