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嵮村里人十個拎出來,有九個都是被桑枝夏救過命的,該分清楚是非的時候也拎得清。 桑枝夏愿意出錢建學堂,為的是村里的娃子來日能有個別的出路,這是人人歡喜的好事兒。 可也不能都讓桑枝夏一個人出。 徐家的娃娃一巴掌數得過,就算都入了學堂讀書,桑枝夏出的也太多了。 村長在桑枝夏意外的目光中解釋說:“我們都商量好了,蓋學堂請先生,筆墨紙硯書本這是大頭,這塊兒我們就不自不量力跟你爭了。” “可吃食用度這一塊兒,就不用你操心了,家里有娃娃的一月自帶一人份的糧,剩下的缺村里出。” 單拎出來,對于村里人而言這或許是一筆不小的數。 可要是均攤到每家每戶的頭上,其實也就是那么回事兒。 托農場的福,現在家家有余糧,日子比起之前不知好過了多少倍,拿出這點兒東西來并不多為難人,出得起。 桑枝夏還想說什么,村長卻豎起了花白的眉毛就瞪眼:“我說了就這么辦,難不成這點兒面子你都不肯給我?” 桑枝夏啞然失笑,一時沒接上話。 村長樂呵呵地說:“村里現在富裕了,這點兒吃食用得起,也算是我們盡一份兒心,多少你也別嫌棄。” 能拿得出的不吝嗇,拿不出的就再想想法子來年下狠力氣多賺些。 總之不管怎么說,心口的氣是熱乎的,干活兒也帶勁兒。 有了奔頭的日子讓人盼之欣喜,村長略一琢磨就忍不住笑了起來:“多的你收回去,不好都占你便宜?!? “學堂里的開支用度你只管放心,我請了七大爺親自看賬,就算是一個銅子兒的去向,那必定也是清清楚楚的,絕對清白!” 有了村長的再三保證,桑枝夏自然是事事放心。 桑枝夏沒有半點特殊之意,親自把告辭的村長送到門口,等折回去的時候想了想,對著身側的畫扇說:“你一會兒拿著我的信去一趟縣城,到皂花鋪子那邊把信交給薛柳,告訴她盡快按信上所說的把事兒辦好?!? 學堂建成以后,肯定要為孩子們請一個合適的先生。 除了先生,還有做飯的廚娘。 這些人都是學堂里要備下的,提前開始找齊了,也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 畫扇低聲應是。 桑枝夏想了想覺得并無遺漏,正想說去看看和小虎崽玩兒的徐明煦,身后就響起了一道匆匆的腳步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