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桑枝夏正在犯難,先一步送到了東側院的劉清芳順著一路走來,卻已經大致看清了徐家的布局。 這里的宅子在村里是極為闊氣,可當然也沒辦法跟當初的嘉興侯府相比。 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從主院延展向四周分別坐落四院,東西南北各占一角。 他們即將住進去的,就是東院自帶的東側院。 據謝姨所說,東側院不大,進出兩個屋,劉清芳母子住過去恰恰合適。 謝姨的話不多,有問有答,不問就絕不多話。 寥寥數語已經足夠摸清現狀,劉清芳也對自己現下的處境有了數。 不等謝姨開口,劉清芳就主動說:“我們這一路也不曾需人伺候,我閑著也沒什么要緊的事兒,自己打理就可,不必多添麻煩。” 徐家的少爺小姐身邊都沒留人伺候,他們母子用不著顯特殊。 謝姨微怔一剎,垂首恭順道:“其實不麻煩的,等您安置下添兩個伺候的小丫鬟,也就是東家的舉手之勞。” “不用了。” 劉清芳攬著自己的兒子笑著搖頭:“無需多那些事兒。” “我要是有料理不了的,那就腆著臉開口問便是,也不會多麻煩。” 劉清芳執意如此,謝姨不好多言,只能暫時應下。 東院這邊空著的屋子也是每日打掃的,臨時安排人住進去只需要添些必有的小物件。 謝姨帶著點翠動作麻溜地把該有的東西都準備好,沒有多留,當即就福身要走。 劉清芳雙手托住謝姨的手腕沒讓她把禮行全了,不動聲色地把手腕上的玉鐲扒拉下來,往謝姨的手中塞。 “媽媽是少夫人身邊的貼心人,往后我們母子住在此處,少不得有叨擾的地方,若有不對的地方,還望媽媽多提點。” 倘若換在京都,劉清芳這樣的行為并無差錯。 畢竟民間有句俗語,宰相家奴七品官,有體面的下人要是當了作怪的小鬼,那可比正兒八經的主子還難纏。 可此地是洛北村徐家。 謝姨雖是自稱為桑枝夏的奴婢,卻被桑枝夏以長輩之禮待之,徐家老少也從未帶過半點輕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