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使不得,使不得。”
秦母連連擺手。
韓楨問道:“老太君家中還有何人?”
“沒了。”
秦母搖搖頭,而后小心翼翼地問道:“二郎爺爺,俺能否見一見秦三兒?”
“自然可以。”
韓楨微微一笑,轉(zhuǎn)頭吩咐道:“老九,派人送老太君入皇城,好生照料。”
“俺看一眼就走。”
秦母一聽要把她接到皇城去住,立刻把頭搖成了撥浪鼓。
皇城啊,哪是她一個老婦能住的。
韓楨笑道:“老太君莫要推辭,安安心心住著,有你這個老母親在身邊,想必秦三兒能好的快一些。”
“那……那好罷。”
聽到自家兒子能好的快些,秦母只得點頭應下。
“老太君請上車。”
老九找來一輛牛車,將秦母請上車后,安排一隊親衛(wèi)護送她去往皇城。
跪在地上的百姓目睹了全程,一個個望著牛車的背影,滿臉羨慕之色。
秦家,一步登天了啊!
“都回去罷。”
朝著這些難民吩咐一句,韓楨翻身上馬,駕馬離去。
隨著難民散去,秦母被接進皇宮享福的消息,迅速在城中蔓延。
胡同巷子的湯餅攤上,聚集了一大群百姓。
“你們可聽說了,秦李氏被二郎爺爺接進皇宮了。”
“自是聽說了。”
“秦李氏苦了半輩子,臨到老卻享福了。”
聽著耳邊百姓們七嘴八舌的話,攤主鄭家大郎一邊煮著面,一邊說道:“要俺說,秦三兒冒死迎二郎爺爺入城,合該他老娘享福。”
對面茶肆的茶博士百思不得其解:“你們說秦三兒平日里爛泥一般的人物,怎地突然就有這般大膽子了呢?關鍵還真給他辦成了,稀奇不稀奇?”
此話一出,頓時引得一眾百姓附和。
有食客回憶道:“那日俺說保神觀被拆了,秦三兒就不對勁了,就跟丟了魂一樣。”
“俺倒覺得,秦三兒許是二郎爺爺座下童子轉(zhuǎn)世。”
“別說,還真有可能,以前一直渾渾噩噩,二郎爺爺一來,立馬就跟變了一個人似的。”
……
……
自打趙佶接手擴建之后,樊樓就徹底變了樣。
樊樓并非是一座樓,東南西北中一共五座高樓,組成一片建筑群,占地面積極廣。
中間的高樓足有五層,在周圍高樓的襯托下,如眾星拱月一般。
因是趙佶的產(chǎn)業(yè),所以在韓楨進城的那一刻起,便被當作內(nèi)帑的一部分,封存了起來。
上到掌柜,下到跑堂的伙計,都被囚禁在樊樓之中,不得踏出一步。
今日,樊樓大門敞開。
風情萬種的田媽媽手持合歡扇站在大門之前,雖面上帶著迷人的笑意,眼底卻潛藏著忐忑。
噠噠噠!
不多時,一陣清脆的馬蹄聲傳來。
緊接著,一隊身著玄甲的親衛(wèi)率先而來,二話不說,沖入店門之中。
將整棟樓上上下下全部搜查一遍,確定沒有潛藏兵器后,這些親衛(wèi)才退出酒店,矗立在兩旁。
下一刻,韓楨架馬而來,身后是一眾官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