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特別是針對玉城律師那番憐憫論調的批判。
玉城試圖營造出來的對日鋼進行同情的氣氛,被北原一番陳述給戳破。
北原的確向面前的法庭,提出了這個案件存在著一個兩難問題。日鋼絕不是說進行簡單的重整程序,就能夠皆大歡喜,走向快樂結局。
重整提案的背后,是以大幅度犧牲小債權人為代價,特別是上千家車間承包商和供應商的利益。如果重整提案通過,日鋼就能夠被拯救,但是上千家車間承包商和供應商就要倒閉。如果允許車間承包商等人行使破產取回權,那么日鋼重整程序就要被擱置。拿回結算款的承包商和供應商至少有了充足的資金,可以進行轉型或者對其他鋼鐵企業進行供貨。
無論是選擇哪一邊——
都意味著會有人付出代價。
北原提出的正是——
依法裁判。
審判席上,大野努法官和其他裁判官都陷入了沉思。這段時間以來,他們當然也承受了不少來自內閣的壓力。如今,面前這位律師,卻指出了日鋼破產案中,被人忽視的另一面。是否要犧牲車間承包商和供應商的利益,來拯救日鋼?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這不僅僅只是一句說著玩的口號而已。
為了這簡單的幾個字,人類付出了巨大的人命代價。
車間承包商、供應商和日鋼,是平等的。
沒有誰,該為了另一方的繼續存活,而犧牲自己。
大野努法官微微嘆了一口氣,他抬起頭來看著那位叫做北原的律師
此時,在被告席上的玉城等人,都已經緊張到頂點的。面前這個年輕人,的確是超乎他們想象的一個存在。在北原的最后陳述作出完以后,他們感到對這個案件已經失去了控制。法院究竟會作出怎樣的判決,他們一時之間,也沒有了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