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dāng)我順勢地粘隨,暗暗地迫使對方陷入背境時,這就叫做“粘”,也稱之為“粘隨”。 粘含有如膠似膝粘住物體的意思,但就“粘走相生、剛?cè)嵯酀倍裕呈窍鄬膶儆谝詣傊迫岬囊环N方法。 同時走和粘是一個循環(huán)。 前者是以柔克剛,通過走而引化,使敵力失效,并使自己轉(zhuǎn)逆為順,從而出現(xiàn)敵背我順的新形勢。 而后者則是以剛制柔,即通過順勢粘隨進逼,為發(fā)勁創(chuàng)造條件,一旦得實,即可發(fā)放。 在交手過程中,都以對方動作的緩急為緩急,即對方動得快,我也應(yīng)得快,對方動得慢,我也以慢相隨。 正所謂“法有萬端,理存于一。 這練拳也必須從熟練開始,一旦做到著法熟練,也就漸漸懂得了勁的變化規(guī)律。 所謂“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遇敵制勝,變化無窮,微妙莫測,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窺者謂之‘神’。 這就是所謂的“拳打不知”了。 要達到神而明之的程度,則必須從“守規(guī)矩”入手,而漸至“變化無方,心手兩忘”。 這才說明這時已邁入既守規(guī)矩而又能“脫規(guī)矩”的出神入化境界了。 “教劍者有法,及其能劍,忘其法并忘其劍矣!” 又說“未忘法而用劍者,臨戰(zhàn)斗而死于劍?!? 這說明“未忘法”是死守常法而不會因敵隨機變化。 而又有所謂虛領(lǐng)頂勁,氣沉丹田之說,常樂對此的認知是,頭向上頂起時,要虛靈自然。 他認為頂勁者,頭容正直,神貫于頂也。不可用力,用力則項強,氣血不能流通,須有虛靈自然之意。非有虛靈頂勁,則精神不能提起。 練習(xí)其拳身體不可歪斜搖擺,前俯后仰。勁路的虛實要忽而隱藏,忽而顯現(xiàn),做到變幻不定,使對方吃不準(zhǔn)我的勁路變化,猜不透我的心思,找不出我的破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