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然不會!” 秦楓只是略一愣怔,立刻正色道:“我大明皇帝,英明神武……” 完了! 朱元璋只覺得臉上的破氈帽,壓得他呼吸急促。 怎么一言不合,咱又“英明神武”了。 那么這次? 但還好,秦楓只是說了幾句耳熟能詳的場面話,并且把那首順口溜里的最后一句“宋元大明后,皇朝萬代傳”拿出來,給幾個剛入學的新生普及一邊,也就把這個問題遮掩過去。 講課繼續,可是朱元璋卻深深嘆了口氣,腦子里盤旋不去的,依然是那日秦楓心聲中描繪的火燒紫禁城。 朱由檢那孩子,身子單薄,龍袍上打著補丁,在國破家亡的最后時刻,吊死在歪脖樹上,以此來保全了咱大明王朝最后的尊嚴和體面。 那么,后事如何? 朱元璋無數次午夜夢回,都在冥思苦想,那個神秘的“清”,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是什么人? 來自哪個方向? 今天楓蘭縣學里的聞史課,繼續講述秦朝滅亡之后的歷史故事。 “劉邦。”秦楓指著黑板上的兩個字,鄭重地說道:“這是極其強大的一個人,但千年來卻被無數人誤解,低估,甚至輕視。” “漢高祖劉邦,開創大漢王朝。” “同時代的無數強橫一時的對手,最終都敗在劉邦手中。”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但即便以西楚霸王的強大,也落得四面楚歌,烏江自刎的結局。” “宏圖雙面,名利皆入麾下。” “當你比他強勢的時候,你會看到他卑微低調的、卑躬屈膝的、禮賢下士的、知人善任的一面。” “但當他羽翼豐滿,鋒芒畢露的時候,你更能看到他殺伐果斷的、忘恩負義的、斬草除根的、翻臉無情的一面……” 秦楓的聞史課,從不循規蹈矩,像那些老夫子一樣,規規矩矩地按照歷史典籍的記載,說些刻板化的觀點。 在他繪聲繪色的講述下,一千多年前的那個頗具爭議色彩的漢高祖,形象漸漸鮮活起來。 來自宮中的大明皇子團,尤其是年紀較長的朱標、朱樉、朱棡等人,彼此交換眼神,都能看到對方眼眸中的驚訝和震撼。 這些歷史知識,也早就有老師教過他們。 但跟秦楓講述的,完全是不同的角度。 “劉邦像秦朝統治者一樣,掌管著一切行政、立法、軍事、財政等大權。并承襲了秦朝實行的以丞相為中心的中央官僚系統,設立九卿輔佐,進一步加強了中央的統治權……這就是后世常說的‘漢承秦制’。” 秦楓說到這里,不禁微微感慨。 劉邦是個聰明人,在承襲秦制的同時,也進行了很多改革,以緩解民生困苦,減輕百姓的負擔。 比如,漢朝廢除了秦朝的奴隸制度,改善了土地制度,使得百姓能夠擁有自己的土地。漢朝還改革了稅收制度,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