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以前我覺得自己畢業選擇內科,當個小醫生就可以了,沒想到外科、血液科這么有趣。” “我看你是被趙教授迷住了吧?” “沒錯,就是被迷住了!從今天開始我要努力學習,研究生要考趙教授的學生。” “你想得還真遠。” “人要有夢想才行啊!” 前排的教授們拿著紙筆在本子上記錄著一些關鍵詞和數據。 原本他們很放松。 但,趙原的演講內容有不少值得思考的地方。 “唐教授,聽說你最近也在研究car-t技術。今天趙教授講了不少干貨啊。” “他講的東西不過是皮毛。但是,有些地方,角度新奇,有點意思。” “畢竟是竺院士教出來的愛徒,怎么可能沒兩把刷子呢?” “搞臨床的那幾個老家伙,眼睛都要鼓出來了。” “能理解啊!盡管都是搞臨床的,但自從江院士去世之后,咱們醫院臨床方面很久沒有出現這種頂尖學者了。” 趙原站在講臺上,在分享心得的時候,腦子也在將零碎的知識點進行消化。 他掌握的東西很多,給人很全能的感覺。 但換個角度,有點東一榔頭,西一棒,不夠集中。 經過梳理之后,趙原形成自己的體系。 體系像是進化樹,隨著境界變化,長出枝丫。 醫學上的境界很懵懂,沒法用言語直接解釋清楚。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像小學生和大學生看待“停車坐愛楓林晚,日照香爐生紫煙”這類經典詩句,會有不一樣的理解。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小男孩看到一些有挑逗性的文字和畫冊,就受不了了,一本雜志被撕成了十幾份,被小男孩們收藏起來。 如今的小男孩,走街串巷時看到白花花的大腿或許會眼睛放光,但小小的文字和圖片,已經沒法帶來強烈的沖擊。 演講結束,進入現場問答環節。 話音剛落,前排的一個教授舉手。 徐琴看著后排躍躍欲試的學生,只能將話筒遞給教授。 教授拿起話筒,問出關于car-t技術的一個問題。 趙原用筆記錄下來,旋即開始解答。 下面的學生有些不滿。 “這些教授怎么一點風度都沒有啊。像這種提問,私下跟趙教授溝通就好了。跟我們搶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