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等三人離去,趙原的手機收到一條消息,是耿志超發來的一條新聞鏈接。 文章寫得十分官方,但透著一股大國氣度。 其中有個段落,重點寫了趙原所帶的天華團隊。 “在本次出訪為國的行動中,有一個特殊的團隊,他們來自天華醫院,不僅帶來了活力,還做出了許多難以置信的成績。 在尼亞國,他們在暴風雨中為一個孕婦接生,救下了一個和平寶寶。 在千羅群島,他們為一個在國外援建數十年的華國工程師做了難度極大的肺癌手術。 在水文國,他們為慕名而來的拜國病人,做了完美的微創手術,患者術后數小時便能下地行走…… 在每個國家,他們都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華國醫生的水平,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盡管我們的努力只能幫助到一部分人,但我們的每一小步,都在世界舞臺點亮黑暗,發出正義與和平的聲音!” 趙原看到文章的煽情部分,竟然覺得眼眶有些濕潤。 倘若跟自己無關,這篇文章會看作是大唱贊歌的宣傳文,但親身經歷了這個過程,還是會有所觸動。 隨后,天華醫院的宣傳部門將這條新聞轉載到官網上。 媒體的嗅覺靈敏,將新聞編輯了一下,配上了視頻,發到了各大媒體平臺。 趙原再次變成焦點! …… 經過幾天的整頓,兩個科室的醫生被折磨得不行,怨聲載道的時候,醫院的外科開始封刀準備,所以只能忍著。 醫生尤其是外科醫生,是一個永遠看不到盡頭的職業。 想要沒事做,基本是不可能的。 人會放假,但疾病不會給你機會。 大家已經適應了這種高強度的節奏,所以封刀之前的任務執行得不錯,不僅速度快,質量還挺高,各項數據比起去年有了較大的跨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