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等待器官捐獻的患者來說,遇到了匹配的器官意味著新生。 但,對器官捐獻者而言,意味著徹底消亡。 器官捐獻協調員名叫齊燕,她接觸過很多腦死亡患者,但眼前的情況首次發生。 “趙院長,我的核查符合流程和規定,家屬已經簽署器官捐贈協議書了。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正在醫院等待我們。” 趙原皺眉,“病人還有一線生機,即使簽署了協議不能算數。我跟賈院士溝通過了,如果病人還有救,他那邊將終止手術。” 齊燕復雜地望著趙原。 器官移植是有時效性的,病人腦死亡之后,體內的器官也在發生變化。 搶救的時間會讓器官的質量降低。 但她無能為力改變情況。 因為趙原是院長。 可是,他并不是器官移植領域的專家! 齊燕一方面對趙原很崇拜,另一方面也質疑趙原干擾器官移植正常進行。 胳膊擰不過大腿,齊燕只能跟病人親屬再次溝通。 女孩的父親得到消息之后,整個人愣在原地,因為他前一秒已經下定決心,讓女兒用另外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界。 “醫生,不是確定我女兒已經腦死亡了嗎?” “是的,不久前,醫院來了一個專家,他給小雨做了最好的檢查,初步認定她還有一線生機。” 父親心情復雜地說,“有希望肯定要救治,但我就怕瞎折騰,徒勞無功。” 若非萬不得已,他們絕對不會放棄。 父親及其他家人的信心早已被接二連三的悲劇擊碎。 齊燕的手機響了起來,跟對方溝通幾句,隨后與女孩的父親說,“請你去辦公室聊一聊,我們一起談談你女兒的現狀。” 小雨的父母來到病房,趙原坐在沙發上正在和天華重癥科主任溝通。看到親屬出現,趙原掛斷電話,請兩人坐下,“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做趙原,是天華的醫生。我今天本來是負責做器官摘取手術的,但經過我對小曼的檢查,她還 有活下來的可能。” 母親看到趙原的瞬間,眼中滿是驚訝與錯愕。 等趙原自報家門,她再也掩飾不住激動的情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