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最后一戰-《明末稱雄》
第(2/3)頁
隨著大漢帝**隊不斷向西推進,一個個的西域部族將被遷入中原,被打散分到各地。大批的漢人將遷到這片新的疆土上來,到那時,西域的一道道山脈腳下、盆地邊緣的一個個綠洲上,都是漢人。
那么這片土地,也就將永遠成為漢人的土地。
這雖然會有不低的成本,但卻是唯一一勞永逸的辦法。
“把哈密的****全遷走?”
“這個成本不低啊。”
劉鈞笑笑。
“其實也不難,現在各地不是都出現用工荒,雇人難的情況嘛。為此,許多人都已經開始花高價從那些勞務中介那里雇人了。這樣的成本其實并不低,我們現在可以給各地的商民們下道詔書。告訴這些有用工需要的商人、地主們,只要他們送一個中原移民過來,他們就可以從我們軍隊的手里帶一個****回去。”
讓那些工廠主、地主們來負責移民,他們從中原遷一個過來,就能帶一個回去。
搬遷的費用以及路費,都由他們先墊付,這筆錢最后可以分成三部分,一部份算是他們雇人的成本,第二部份則可以算是預付給那些****的雇傭費用,以后這筆錢得在那些****身上扣,就跟他們雇傭那些勞務中介手里的外國勞工一樣。這些雇工每月也要付筆生活費,然后等什么時候生活費和那筆雇傭費扣清了,他們什么時候就可以自由選擇繼續雇傭或者是尋找新工作了。
剩下的一部份費用,則可以到朝廷報銷,由朝廷補貼他們。
“好辦法,如此一來,朝廷花費的成本最低,但既能解決這些****遷走和漢人遷來的問題。”
“這個事情也得有個詳細的章程和規模,比如從中原遷出來的人,必須得由朝廷選擇,得是那些貧困地區的百姓,比如一些落后山區,或者是一些常受旱澇災害的地區,或者是現在一些礦區的百姓。朝廷挑選,然后動員這些地區的人報名。只有是朝廷挑選出來的地區,以及自愿報名前往的百姓,才能列入這個移民計劃里,那些想參與的商人們也只能負責運送這些人過來。”
劉鈞說的這幾點補充,也是分清了權責,商人們只負責搬遷。而搬哪里搬誰,這些卻不是他們能決定的。加這條,也是為了讓朝廷的這個政策落到實處。不能隨便遷些人,必須得是需要搬遷的人。
大漢雖然年年移民,可依然還有大量的地區是那些貧困山區,以及經常受災的地區。而朝廷年年移民,可移民的費用很高,哪怕有各大銀行等加入進來,提供貸款等,但朝廷的移民規模也都是有限制的。
許多百姓也可以自主移民,但這筆費用也很大,不是人人都愿意冒這個險的。
現在讓需要用工的那些商人墊款移民,然后再通過雇傭西域土著工作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大量移民的問題,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變通。
各取所需。
朝廷要移民,商人要勞工,朝廷有人沒錢,商人有錢沒人,互補合作,正好。
“如果把西域征服地方的土著都移走,只怕他們肯定不太樂意,尤其還是交給那些商人手里,讓他們去做上八年十年雇工才能自由。”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
不管是朝廷要移民,還是商人們要雇工,這都是朝廷一心情愿的事情,西域的這些人并不見得樂意。
“他們樂不樂意,其實沒有關系。帶頭造反者死,從者流放新大陸去開荒。朕相信,只要殺一儆百,會順利推行下去的。”
不少將領都已經感受到皇帝最近越來越強硬了,但細想想,在西域的問題上,如果不鐵血一點,只怕后患無窮。
況且,雙向移民也是朝廷對新征服之地的一慣政策,東北、朝鮮、日本,以及中南和南亞等地,無不如此,而到現在,這些新征服之地,都很平靜,都充分的說明了這個政策的實用之處。
東北、朝鮮、日本、安南、緬甸,這些新征服之地,一座座漢城正拔地而起,無數的漢人移民在新的土地上生活,原住民已經越來越少,不斷的被遷離,帝國對新征服之地的控制日漸穩固。
本來這種大規模的遷移西域原住民,應當等到征服整個西域之后再進行更好一些。畢竟現在移民,可能讓那些土著對大漢產生敵意,甚至加入到叛軍之中去,也可能讓準噶爾等叛軍更加頑抗。
不過劉鈞考慮到西域綠教的巨大影響力,還是打算早點動手為好。
占領一城,就清理一城。
他對于綠教的防范,甚至遠在十字教之上。
“拆除所有的寺廟教堂!”
在中原地區,劉鈞還講究個火候,宗教裁判所辦事還比較低調,掌控著節奏。但是在這片新土地上,劉鈞卻毫不客氣。
其實劉鈞已經跟朝廷的中樞重臣們都早已經交過了底,大漢以后是要明確禁止星月教、十字教、印度教、藏傳佛教等等教。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稷山县|
商南县|
通许县|
石台县|
临清市|
江津市|
武穴市|
武穴市|
罗定市|
石家庄市|
吉木乃县|
固安县|
丘北县|
黄山市|
阿坝|
垣曲县|
绩溪县|
朝阳市|
安庆市|
特克斯县|
静乐县|
静安区|
兴义市|
保康县|
应城市|
阳江市|
梁山县|
桦甸市|
桦南县|
兴义市|
张掖市|
永州市|
社会|
兰溪市|
沙湾县|
日照市|
肃宁县|
菏泽市|
兖州市|
静宁县|
金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