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金公無言姹女死,黃婆不老猶居胎。
鉛爐慢養真金液,土釜先乾活水銀。
汞心煉神亦龍性,鉛身凝氣白虎命。
內外渾無一點陰,萬象光中玉清鏡。
行駛平穩的馬車當中,徐信低聲誦讀著金丹火候訣的主旨真言,這是一本在修行上不下于易筋經神功的道門絕學,若能參悟至高境界,有望“得道飛升成仙”。
只不過相較于易筋經神功的佛武雙修,極講修行也有極致武力。“金丹訣”更注重修行,是實打實的煉氣功訣,修煉出的內家真氣,破壞力不行,想要強大武力,還得看修行者自己。
雖然說武者也是修行的一種,但能夠以武入道有所成就的,終究只是少數。就破壞力和戰斗力來說,武者比練道修佛的厲害,但論及長壽以及其他的一些方面,武者就不太比得上了。
徐信功入先天,不論是在武道還是在修煉界來說,這都屬于極為高深的一個境界,以先天修道,事半功倍,他只看了幾眼金丹訣,便就已經入了門徑。
一念之間,體內真氣流轉,陰陽、造化……朦朧紫氣在馬車之中彌漫開來,這是道家無數真修渴求的“氤氳紫氣”,神妙至極,對固本培元有大好處。
道家修士修煉幾十年,都很難產生一道“氤氳紫氣”。
徐信倒好,心念一動就是滿車廂的氤氳紫氣,這時若有個普通人與他同座一車,多吸上幾口氤氳紫氣,最少益壽幾載。
“很有意思啊,金丹大道,性命雙修,不斷進步完善的一門修行法!”
徐信不斷翻閱《金丹訣》,對這門修行真訣認識更深。
金丹南宗,內丹功夫,用全部的精力打磨呵護修行者自身的性與命,即追求《黃帝內經》中圣人境界的“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
這金丹大道之中的內丹術,是隋代之后道教所發展出,有別于外丹術的另一種修道思想。
隋代之前,道教本來沒有內丹之說。
不過早在春秋戰國之時,道家便有了煉氣之說,胎息、導引、行氣、存想等內養方術,在那時就有了。
“內丹”一詞,最早見于題為東晉許遜的《靈劍子》:“服氣調咽用內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