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許準跨過高高的門檻,從帶著擴音功能擂鼓旁走過,兩側樹立著的“肅靜”和“回避”牌子掃出紅光,從他身上一掠而過,確認身份無誤之后,一頭昂首怒視的紋錦械獅才緩緩按下頭顱。
正堂之內,一身青色長衫的楊白澤早已經等候在此。
“許老,事情辦得怎么樣了?”
許準拱手道:“回大人,截至今日,犬山城一共開辦夫子廟四所,招收生員六千人,師資配備、食宿補貼、教學設備等已經全部到位,教化工作已經陸續走上了正軌。”
“教書的先生身份審查過沒有?”
“您放心,這一點是我親自把關的,凡是有門閥背景的都被下官趕了出去。錄用的都是一些背景清白,經驗豐富的低級從序者。”
楊白澤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這些人雖然都是些酸不可耐,讀死書的老學究。但也只有他們敢在這種時候背井離鄉,從帝國本土到倭區來授業了。所以在待遇問題上,一定要盡可能的滿足他們的要求,千萬不能吝嗇那三瓜兩棗。”
“明白。所有人的薪酬待遇都起碼是本土之時的兩倍以上,他們對此也很滿意。”
“那就好。”
楊白澤接著問道:“啟蒙私塾方面的進展怎么樣了?”
“招生工作進展的很順利,城內群眾的配合度也很高,已經不需要我們過多宣傳,他們自己就會把孩子送過來入學。”
許準面帶微笑:“現在犬山城內,帝國漢名的普及度已經超過了百分之五十,而且目前各大企業都在配合我們同步推行漢名點卯,加上帝國之前鋪墊的‘明語’教化。相信要不了十年的時間,絕大部分倭民就會忘記他們自己原有的姓氏,只記得我們給他們的明人名字。”
“那勞務輸出方面?”
這是楊白澤新政三板斧之中的最后一招。
許準心中早有腹稿,對答如流:“這一個月,我們已經向帝國本土的重慶府輸出了青壯年五千人,相較于上個月來說,漲幅喜人。不過裴公那邊倒是來了消息,讓咱們尋覓一些新的府州,別全部都往他那里塞,重慶府也不需要這么多工奴。”
“不往重慶府送,還能往哪里送?別人可不是我的老師。這個咱們不用管,我相信以老師的手段,一定會有辦法的。”
楊白澤根本沒想過裴行儉該怎么去安置如此多的新增青壯年,反正他知道自己老師肯定能夠兜住這個底。
“在經費方面,有什么問題嗎?”
“這是我們目前最突出的短板了。雖然我們接手了荒世集團和黑龍資本在犬山城的所有產業,但他們留下犬山城的東西本來就不多,一些真正賺錢的灰色產業我們又不能繼續做下去。光靠明面上的那部分收入,比起目前的支出來說,還是有些捉襟見肘。”
許準臉色一正:“以我們目前手里的寶鈔來看,最多還能堅持一個月的時間。時間一到,如果還沒有其他的經費來源的話,就只能變賣宣慰司名下的資產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