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或許從寫秋景的角度,寫秋意愁緒的角度。 葉小侯爺這首《秋詞》比不得《暮江吟》與那《楓橋夜泊》 但是從寫秋日人們應當具備怎樣的操守卻是前兩者所不具備的。 “葉小侯爺之大才,不僅我等大大的不如,便是前人,只怕也未能達到他這般程度啊。” “不愧是文曲星下凡,此番格局,非常人所能比。” 隨著葉玄這首《秋詞》作出。 各種贊嘆,議論之聲在高臺四周再次響起。 永盛帝,鄭千秋等人,一臉的笑意。 趙凝雪也是笑眼盈盈,一雙杏眸死死的盯著葉玄,不想移動分毫。 而蕭凝冰在看向他的眼神也多了幾縷莫名的情緒在其中。 她輕咬了咬紅唇,最后卻是嘆了口氣,端坐在座位上一言不發。 再看那墨無爭、柳如風等人,臉色已經陰沉如水。 今日這才是詩會的第一輪,葉玄所展現出來的才情,已經大大超出了他們先前的預料。 這小子腦袋到底怎么長的? 寫詩猶如喝水一般,靈感毫無阻滯? 無阻滯也就罷了,首首都是這么高的水準,難不成他當真是文曲星下凡? 對于周遭的各種反應。 葉玄卻仿佛置若罔聞。 他手中毛筆不停,讓侍從重新鋪好一張紙張,便又開始寫了起來。 這一次他稍稍一頓,旋即看向了坐在高臺一側的常遇春、侯君集等幾位老人。 罷了! 既是機緣巧合,那便幫一下你們幾個老家伙吧。 說罷,這才開始揮毫潑墨。 王垚見狀,急忙上前,繼續念誦:“漁家傲·秋思。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一首詞念誦完之后。 王垚神情一滯,竟是整個人有些木訥在了原地。 接著他緩緩的回轉頭看向了高臺一側常玉春、侯君集等一干老將,半晌未說一句話。 而幾乎同時。 常玉春、侯君集、茍無道等人也都是神情一怔。 瞳孔倏然收縮,心神大震。 幾人雖是大老粗,可也聽明白了葉玄這一首《漁家傲·秋思》其中所要表達的深意。 這小子是在謝他們。 寫他們這一群想要為國征戰,卻未得征兆的老將? 永盛帝此刻也是虎目微凝,眼中閃掠過一抹銳利之色。 他先是看了一眼大搖大擺將毛筆丟到一側的葉玄,見其微微挺直了身子,一臉的恣意汪洋的輕狂之色。 而后又看向了那幾個老家伙。 幾個老東西一個個略顯佝僂的身軀猛然挺拔,眼中似有某種光芒流轉。 “這……這好像是一首詞。” “廢話,當然是一首詞,而且還是一首千古佳作!葉小侯爺,我踏馬真不知道該怎么稱贊他了,他是真的能啊,不,是無所不能!” “葉小侯爺當真在詩詞一道上堪稱前無古人,想必后人想要能比肩他也是極難了。這首《漁家傲·秋思》,看似是在寫一名老將軍在邊關戍邊,對于家鄉的思念之情,實則卻是他在向陛下替我大靖這些漸漸老去的武將們打抱不平呢!” “打抱不平?” 有人神情疑惑。 “正是!不論是葉小侯的祖父,還是那常玉春常將軍還有其他人,當年都是為我大靖在邊關立下汗馬功勞之人,可如今卻都窩在長安城,未能施展拳腳。老夫聽說,他們曾經數次向陛下請命,想要出征,為國建功立業,可是陛下卻數次拒絕了他們。” “拒絕,為何拒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