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幾乎是當下世家門閥的共識,所以對于太子極其削弱門閥的國策極其抵觸,之前李二陛下亦行此策,門閥固然有所不滿但懼于李二陛下之威望敢怒不敢言,現在李二陛下駕崩,自然要群起反抗,以表達自身之不滿。 很多門閥直至此刻也未必就死了心的支持晉王、反對太子,事實上,只是想要以支持晉王的方式給予太子壓力,若太子現在改弦更張,不少人會馬上放棄晉王,轉投太子陣營。 所謂的遺詔,大抵也只是給予諸多世家門閥一個借口而已,說到底如今坐鎮長安城的是太子,沒有誰當真愿意見到兩位皇子爭奪皇位將帝國打得一片稀爛…… 蕭瑀喝了口酒,想了想,搖搖頭道:“此事,我亦不知。從道理上來講,科舉考試的制度的確會對世家門閥造成巨大影響,世家子弟不能經由舉薦入仕,這豈不是掘斷門閥的根基?但依我看,最起碼短期之內未必有太大的影響,須知吾等門閥之所以安身立命,是對教育的投入與底蘊,咱們祖祖輩輩幾百年來讀書明史鉆研經義,豈是尋常黔首十年苦讀便能超越?他們連看本書都得來跟咱們借!魏王殿下所領導的那個什么‘大唐文化振興’,的確將成本極其低廉的書本投入到天下各州府縣,但那些黔首能夠意識到讀書的好處有多少,愿意讀書的有多少,能夠讀得起書的又有多少?” 世家門閥世世代代對教育之壟斷投入了無以計數的錢帛、心血,世家子弟家學淵源、條件優握,啟蒙之時便有名師教導,外出游 ,外出游學亦可接受名士教誨,這豈是黔首黎庶讀書十載便能超越? 當然,科舉制度對于門閥政治的威脅已經涉及到根本,固然短期之內仍舊是世家子弟占據主導,但長此以往,民智漸開,必然會動搖門閥的統治根基。 所以才會有那么多的門閥根本不管晉王手中所謂的“遺詔”之真偽,亦要鼎力支持的緣故…… 兩人正在交談,忽聞屋外一陣喧囂,人喊馬嘶好不熱鬧,蕭瑀趕緊將仆人叫進來,問道:“外間發生何事,如此喧嘩?” 仆人入內,神情有些振奮,道:“回家主的話,聽說是天水郡公引領麾下三千精銳前來投奔晉王殿下!” 蕭瑀愣了一下,旋即才反應過來“天水郡公”何許人也,丘行恭啊…… 只不過隨著其子丘神績慘死,丘行恭與房俊算是生死仇敵,想要復仇卻連續遭受打壓,先背叛高士廉轉投長孫無忌麾下,后被長孫無忌舍棄,落魄至極,近年幾乎毫無音訊,蕭瑀還以為這人已經死了呢。 但再是落魄,丘行恭依舊是先帝生前層一度極為依仗的勐將之一,如今率軍來投,必然使得晉王聲勢大漲,更有山東私軍已經抵達河南即將渡河,可謂形勢一片大好。 似乎逼著褚遂良寫下“陳情表”有些多此一舉…… ***** 長安城內,英國公府。 今日響晴無風,陽光和煦,李勣在書齋內看著面前不請自來的程咬金,頗有些無語。 此等時候,各方極為敏感,稍有風吹草動便有可能引發極為劇烈之后果,可程咬金身為戍守長安的統兵大將,偏偏要跑到他這個宰輔之首、軍方第一人的府邸之中來,是嫌局勢還不夠亂么? 程咬金無視李勣不滿道眼神,嘿的一聲,道:“我也顧不了那么多了,就是來問問你,到底應該怎么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