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我有一個學生-《始皇帝》
第(3/3)頁
他也只能離開秦國。
荀況心中嘆息,秦王重利,輕視禮儀道德,給他說禮儀道德無用,還是要多說利益。
荀況繼續道:“自周天子衰微以來,各國陸續變法,變法為圖強,皆是削弱封君之權,擴大君王之權。變法最先源于鄭國,鄭國的子產是最早的商鞅。鄭國之所以變法,只因為鄭國處在四戰之地,不得不變法圖強。”
“鄭國變法之后是晉國變法,晉國大夫趙簡子改革,清點戶籍,庶民野人不得幸免,皆要繳納賦稅,服兵役。李俚之于魏、趙烈侯之于趙、吳起之于楚、申不害之于韓、鄒忌之于齊,商鞅之后還有樂毅之于燕,關東六國皆變法。秦孝公招賢令一出,衛人商鞅入秦變法,不過是抄襲魏國那一套而已,沒有什么新鮮的。”
“變法之后,各國皆是變得強盛一時,稍后遭遇他國圍毆,走向衰落。魏國如此,楚國如此,齊國也是如此,唯獨秦國因有函谷關之險,圍毆雖然戰敗,但次次都打不垮。”
“秦國之強盛,不在于變法,而在于地形。”
“以秦之強,必滅六國,必然王天下,等到九州歸于一,大王何以治秦國,難道還行商君之法!”
“齊國變法強盛過,可走向衰微;鄭國變法強盛過,走向衰微;晉國變法強盛過,走向衰微;魏國變法強盛過,走向衰微;楚國變法強盛過,走向衰微;燕國變法強盛過,稍后走向衰微!”
“大王如何保證,秦國變法之后,不會走向衰微?”
……
PS:第一更,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