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44 高家-《三國之最風流》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book chapter list     “鄉亭”即“鄉治”的所在,在“繁陽亭”東北方向,中間相隔了兩個亭部,抄近路的話,大約十幾里地。

    荀貞和陳褒用了不到半個時辰,十幾里地轉瞬即至。“鄉亭”雖然是“鄉治”所在的地方,但道路上行人稀疏,明顯比繁陽亭冷清很多。

    陳褒說道:“在去年的疫病中,鄉亭亡故者甚眾。”

    繁陽亭境內沒有空閑的田地,都種滿了麥子,而才入“鄉亭”,路邊的土地就有荒蕪的了。不但“鄉亭”,他們一路走來,路過的那兩個“亭部”中,也或多或少分別都有此類現象。

    民以食為天,只要有口氣在,農人就不可能讓田地荒蕪,很顯然,這些土地的主人應該都是全家盡數歿在疫中了。——不過,這種田地閑置的現象不會延續太久,不知道有多少在虎視眈眈地盯著呢!最多到明年,必就會或被豪強之家占走,或被亡者的族人收歸族中。

    陳褒知道程偃的家,領著荀貞七拐八折,盡走的小路,不多時來到一處里外。

    這個里的規模不小,比安定里、南平里都大,粗略估摸,至少能住*十戶人家。里門的瓦當上飛云為紋,中有兩字:“程里”。

    以姓為里名,說明是聚族而居。荀貞問了陳褒,果不其然,里中皆為程姓。

    在沒有公事、又不是休沐的情況下,亭長一如郡、縣長官一樣,是不能擅自出界的。所以,荀貞此次出來,換下了亭長的服飾,裹了個黑色的幘巾,看似一個普通的黔首百姓。

    “里監門”很負責任,見他二人近前,從塾中出來,問道:“做什么的?”

    陳褒代為回答,說道:“俺們與本里民程偃同在繁陽任職,今有事去他家中。”

    “繁陽?……,你是?”

    “俺叫陳褒。”

    “里”的管理是很嚴格的,有陌生人來時必須要問清楚,如果有外人想要暫住“里”中,還必須登記,得有“任者”,也即保人。荀貞之所以能在“繁陽亭”的各里中出入無忌,那是因為他是亭長。現在來到別人的地盤,肯定會受到盤問。

    里監門打量了他兩人幾眼,問道:“知道程家在哪兒住么?”

    “二門東入,即為程舍。”

    知程偃在繁陽亭任職,又知程偃家住里中何處,看著不似歹人,里監門打消了懷疑,讓開道路,說道:“進去吧。”

    “二門東入”。里和里不同,有的里是一條直道,住戶分住兩側;有的里是兩條直道交叉,住戶分住四方。又有的里除了直道還有小巷,巷子與直道相交,相交的位置設的也有門,比如荀貞住的高陽里就是如此。“二門”,即進到里邊之后的第二個門,“東入”,方向在東邊。

    兩人牽馬步入“里”中。

    正是農閑時節,此時將近午時,太陽曬在身上很暖和,三兩閑漢蹲在巷中,懶洋洋地聊天,瞧見荀貞和陳褒入來,往墻邊靠了靠,讓他們過去。有多嘴的問道:“來找誰的?”

    陳褒答道:“程偃。”

    “喲,那你們來的可不巧,小五前幾天就回亭里了。……,你們知道他在繁陽亭么?”

    “俺們就是從繁陽亭來的。”

    幾個閑漢對視一眼,先前說話的那人問道:“可是小五出什么事兒了?”

    荀貞心中一動,問道:“為何如此問?”

    那漢子打個哈哈,卻不肯說了,只道:“隨口一問,隨口一問。”

    再問時,他們索性不開口了。

    見從他們這兒問不出什么了,荀貞與陳褒繼續往前走,走了幾步,聽見那幾個閑漢竊竊私語,隱約聽到一句:“那高家的人昨兒又來了,對小五家里說,最多再只寬限兩日!……。”

    往前走了幾步,陳褒低聲對荀貞說道:“看來阿偃家中確實有事,只不知是怎么了?”

    荀貞不動聲色:“到他家問問就知道了。”

    進入二門,向東走,第三戶便是程偃家。

    宅院甚破,木門上盡是裂口、縫隙,黃土夯成的墻垣,圍著一個不大的院子。

    陳褒上前敲門,等了片刻,門內有人應道:“誰?”

    “繁陽亭亭卒陳褒。”

    院門打開,出來一個美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城县| 和政县| 中西区| 夏津县| 花垣县| 河源市| 泰和县| 南京市| 鄂尔多斯市| 莱芜市| 台南县| 红安县| 莆田市| 威海市| 韩城市| 砀山县| 昭觉县| 腾冲县| 鱼台县| 察隅县| 慈利县| 麦盖提县| 双桥区| 石嘴山市| 荣昌县| 襄城县| 纳雍县| 博乐市| 丹阳市| 会同县| 藁城市| 深泽县| 苏州市| 房产| 余姚市| 苍山县| 山东省| 寻乌县| 邯郸市| 雅安市| 广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