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千九百七一章 科舉天下-《房俊房玄齡》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2025,你好】

    六月十五,朝會。

    武德殿上濟濟一堂,雖然非是大朝會,與會者只有五品以上官員,卻依舊人頭攢動,穿紫服緋者列于堂上,俱是面色肅正,相熟之間也不敢交頭接耳,一旁御史、內侍目光炯炯,就等著尋他們失儀之處,而后群起彈劾、揚名立萬……

    大臣們自是不愿成為這些年輕御史仕途進步的墊腳石,故而眼觀鼻、鼻觀心,一個個淵淳岳峙、穩如磐石,渾身上下全無一絲破綻。

    御史們有些失望,遂將不約而同的將目光瞄向右側隊列為首的房俊身上,盯了好一會兒,見這廝只是與身邊的李勃低聲交談兩句,其余并無逾矩之處,愈發失落起來。

    曾幾何時,這位房二郎最是受御史們歡迎,堪稱“刷聲望”“刷政績”之“神器”,脾氣暴躁、膽大妄為,即便在朝堂之上也敢動手打人,大聲呼喝更是不在話下,那時候的御史多幸福啊,只需逮著此君狠狠彈劾幾次,馬上聲名鵲起、朝野聞名。

    可這廝現在官越大、膽越小,往昔那種“橫行朝野、無所顧忌”的作風已然消失不見,居然服紫袍、佩金魚,道貌岸然做起正人君子,致使朝堂之上風平浪靜,再無以往之喧鬧刺激,實在是無趣得緊……須臾,李承乾在內侍引領之下抵達殿內,坐于御座之上,君臣禮畢,大臣們紛紛跪坐于軟墊之上。李承乾環顧四周,開口道:“科舉考試之名次已然公告天下,吏部選官也要加快進行。科舉考試雖然創建于前朝,但考試規模極小、錄取范圍極窄,非但未能成為朝廷選官制度之主體,甚至連補充都算不上。高祖皇帝立國,沿襲了科舉考試,但與前朝相差無異,及至太宗皇帝銳意改革,設立諸多科目,致使科舉之影響遍及全國。今次科舉,更在貞觀朝之基礎上大刀闊斧進行了諸多改革,可謂傾舉國之力,不容有失!”燉了一頓,他語氣嚴厲,沉聲道:“科舉考試乃是征集朝野上下之民意,意味著至高無上的帝國利益,舉國上下務必全力配合、共襄盛舉,使其成為帝國選官之唯一途徑,堅定不移、與國同休!誰敢私底下破壞科舉考試,無論是作弊、徇私,亦或是煽動無知百姓對抗中樞,都將視為叛逆之舉,嚴懲不貸!”殿上群臣齊齊應聲:“喏!”

    全場肅然,聲音在大殿之內回蕩,震蕩著耳膜,也震蕩著人心。

    李承乾神情緩和,并不意味壓制,溫言道:“科舉考試看似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實則并非如此,利弊得失想來諸位心里都清楚得很。”

    群臣默然。

    科舉考試之真實目的無法隱藏,就是為了徹底掀翻世家門閥對于教育之把持,更是為了消除世家門閥對于政治之壟斷,使得國家官員之選拔必須通過考試,而不是世家門閥之間相互舉薦、私相授受。但其實誰都清楚,世家門閥把持教育幾百上千年,百姓不知書為何物,大字不識一個,即便在鄉學、縣學上幾天課、讀幾天書,又如何能考得過那些自幼熟讀典籍經義、受大儒教授指點的世家子弟?縱有一二寒門天縱奇才,卻難以掀翻大勢,科舉考試之最終,取中的依然是世家子弟。

    只不過經由朝廷選官,數百進士之授官再不能如以往那般私相授受、安置于家族經略之地,以權力護佑家族之財富、地位。

    但這也是朝廷之底線:你們的子弟可以繼續當官,但當什么官、在何處當官,卻要由朝廷來決定。表面上,世家門閥對此默認,并無反對。

    但暗地里必然運作綢繆,將考中的族中子弟安排至更為符合家族利益的地方為官……

    李承乾看著李孝恭,道:“王叔執掌吏部,主持選官,定要仔細小心,務必使得新科進士人盡其才,勿要受到格外之影響。”

    李孝恭跪坐于地,俯首道:“陛下放心,老臣已經制定了規章,凡新科進士,人人皆建名冊,其籍貫、性格、才能、家世,盡羅列其上,每一個進士之選官至少需一位侍郎同一名郎中、兩名主事聯合商議,無論授予何職,要在名冊之上記述原因,而后交由老臣簽字畫押、加蓋官印,才能予以執行。”大臣們看著李孝恭,欲言又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准格尔旗| 株洲市| 汉沽区| 宣武区| 昔阳县| 台江县| 墨江| 平谷区| 荃湾区| 盖州市| 诏安县| 苏尼特右旗| 新竹市| 墨玉县| 比如县| 新密市| 乐平市| 赤壁市| 乐业县| 霍林郭勒市| 昌乐县| 横峰县| 平凉市| 白水县| 探索| 清苑县| 曲沃县| 手游| 象州县| 仙居县| 永定县| 房山区| 增城市| 大洼县| 揭东县| 石狮市| 都兰县| 尉氏县| 清镇市| 凉城县| 新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