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羊糞烤馕-《尸王小道長》
第(2/3)頁
在過去,叫做“洋火”的火柴還沒有被發明和使用之前,蒙古人用火鐮點火。但并不是每次都用火鐮打火來生火,更多的情況下人們把保存的火種放在干牛糞上用吹火管吹著點火。
每次搭建蒙古包,首先把火撐子對著天窗在包中心架起來,點燃新家第一妒火。青姻從天窗裊裊上升,柔風送來奶茶的飄香,傳達著草原深處的生活氣息,令人感到溫暖和安詳。
架好的火撐子蒙古語叫“高樂市圖”,這一詞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家族的根基、核心和香火接續的象征意義。有關高樂市圖的忌諱特別多,如人不能跨過其上,不可以放進認為不潔之物和有刃之器。
內蒙人特別忌諱把自己的火撐子賣給或借給他人,這玩意兒可不是打火機,抽煙的男生能攢一盒子。
蒙古人喜歡把家鄉的山巒比喻成火撐子,并崇拜和祭祀這樣的山,這象征著他們在祖先的故土上子孫萬代永遠繁榮發展的美好心愿。
內蒙古巴林右旗益和諾爾蘇市境內有三座奇特的山峰。從遠處看,它像在草原上鑲嵌的三塊碩大的藍寶石,巍巍壯觀。在過去,當地蒙古人稱之為“格斯爾可汗的土拉嘎”,并崇拜為圣山,禁忌隨便從山上采石伐市等。在青海省海西洲也有幾處類似的風景和風物傳說。
除了內蒙以外,在新疆和西藏的一些偏遠地區,也有燒羊糞的,就比如哈薩克族,說道這個就要提起一個美食了,一種內地人聽到都要胃難受的沒事,也只有新疆這地方才有。
叫做羊糞烤馕!
顧名思義,就是用羊糞拷出來的馕,好不好吃先另說,味道絕對贊勁兒。
在新疆,無論走到哪里,都可以見到馕,吃到馕。“馕”是維吾爾語,意思就是烤面餅。它是維吾爾族最主要的面食品,是新疆少數民族家庭常備的主要食物。“可以一日無菜,但決不可以一日無馕。”
哈薩克族將馕這種食物升華了一下,發明了羊糞烤馕這種東西出來,當然了,為了不影響食欲,人家也不會直接就叫羊糞烤馕,而是起了個名字,叫做塔巴馕。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砀山县|
平南县|
东乡县|
开远市|
五常市|
永靖县|
双峰县|
望城县|
长子县|
晴隆县|
丹巴县|
云和县|
陇西县|
凯里市|
乌拉特前旗|
通海县|
龙游县|
湖口县|
恩平市|
兴业县|
筠连县|
华容县|
六枝特区|
庆城县|
扎赉特旗|
新邵县|
高青县|
临武县|
蚌埠市|
民乐县|
个旧市|
务川|
洛南县|
嘉兴市|
临朐县|
万盛区|
巴马|
通化县|
东辽县|
留坝县|
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