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寒門狀元》


    第(1/3)頁

    蘇葵,字伯誠,廣東順德人,成化二十三年進士,授翰林編修,此人曾在多地為學官,曾多次修繕書館書院,其治學嚴謹的態度也為人稱道。他這一來,見到汀州府學子這般浮躁,不由心生惱火,這一怒,無形中給了在場的秀才們一個下馬威。

    眾學子為了自己的功名著想,不敢也不能在新任的提學大人面前出丑。

    在眾學子躬身行禮時,蘇葵氣沖沖往里面行去,最后站在最前面的案桌之后,冷冷道上一句:“落座即是!”

    眾人這才惶恐不安地轉身落座,剛才為蘭陵笑笑生而爭吵的人此時都低著頭,生怕被蘇葵知道剛才出言爭吵的人就是他們。

    但蘇葵似乎并沒有緊抓著不放的意思,而是從懷中拿出一疊紙來,在案桌上平放好,就好像演講稿一樣。

    “今日之論,乃格物。”蘇葵上來就將議題所言明,“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爾等以為然否?”

    就算有人心里有不同意見,此時也只能乖乖應是。

    這就好像學校校長,兼教授,兼考試出題人、兼批卷人、兼監考官、兼職稱評定人在你面前,就算他放個屁你也要說是香的,更別說蘇葵引用的還是程朱理學的理論,繼孔孟之后第三人朱熹的話,你敢出言質疑嗎?

    若真有所異議,你分明是不想進補廩生,養家糊口,更不想鄉試中舉了!

    沈溪卻覺得這種格物,不是唯物主義的格物論,比心學還要唯心,說什么“一草一木皆具至理”,你非要說,我從小草身上看到了不屈不撓,以此來作為至理,未免太過牽強附會。把“至理”看得太不值錢了。

    反倒是心學,崇尚的是回歸本我,倒有種道家清靜無為的風格,講求心境自然。更容易讓沈溪接受。

    蘇葵見眾人附和,不由滿意地點頭道:“爾等有何意見,只管說來。”

    眾學子一想,機會來了,能不能進補廩生、增生就看這一回了!馬上就有人跳出來。開始發表長篇見解,以顯示他多有學問。

    “學生以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至知……”

    旁人聽著前一個侃侃而談,心里就開始犯起了嘀咕,有你的,我要說的話你先給說了,那我接下來說什么?

    《四書》《五經》里議論“格物”內容本來就不多,在一個坐而論道等于是為圣人立言的時代,必須要拿圣人的話來作為議論的中心思想。這就好像作八股文一樣,不能以圣賢之言來破題,那文章等于是開篇即廢。

    沈溪坐在那兒很淡定,有這么多人搶著說話,根本就沒他插嘴的機會。此時在場之人都在心中編排一會兒的說辭,但道理不過就那么多,無非是從《四書》《五經》中得來的啟發,又或者是從其他典籍中所知,誰也不敢在蘇葵這樣的提學官面前信口開河,更沒人敢為自己立言。

    在第一個人起來發表見解時。蘇葵還欣然點頭,但在他聽到接下來幾個秀才說的道理幾乎完全相同,一點兒新意都沒有,完全是照本宣科時。他的神色就不太好看了。當第五個人說完,第六個爭著想站起來發表見解時,被蘇葵打斷。

    蘇葵道:“格者,為至,為盡;不盡則無以致知。此處有案桌一方,爾等可盡格一番。明其至理。”

    一句話,讓在場秀才面面相覷,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格物致知”在他們看來,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他們學的是圣賢學問,圣賢說什么就是什么,至于讓他們親自去實踐,那可難比登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泽县| 石台县| 于田县| 庆阳市| 崇信县| 策勒县| 凤凰县| 兴国县| 泰来县| 酒泉市| 郓城县| 罗甸县| 揭阳市| 安义县| 庆阳市| 曲阳县| 利津县| 买车| 衡东县| 五常市| 萝北县| 浦北县| 民县| 崇文区| 宁阳县| 尼勒克县| 宜君县| 河南省| 宝兴县| 乌审旗| 凤城市| 明水县| 益阳市| 汉沽区| 临漳县| 巴彦淖尔市| 临沂市| 翁牛特旗| 灵璧县| 九台市| 博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