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軼和蘭州凱雖然比較屬意匯嘉小學,不過,江城還有許多別的私立小學,而且現在距離曦曦、蘭馨她們畢業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兩個家庭也沒有最終定下來。蘭州凱因為要趕回晉陵市,兩人決定換個時間接著考察。 不過,時間過得很快,眨眼間就到了一樹一樹花開的四月。 江南的四月,春雨如煙,百花爭妍,燕雀呢喃,倒也是像躲過了最后那點冬寒,才倦懶地鋪開了一副詩意的畫卷。 三月底、四月初發生了不少事情。 先說極挑,節目方面沒有什么可以挑剔的,楊軼沒參與之后的幾期節目,依然保持著很高的質量。 不得不說,在版權保護之下,這個世界的娛樂產業發達,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也是比楊軼前世那些人高出一大截,即便沒有楊軼的策劃,中星制作的那些策劃人員也一樣能做好這個節目。 他們在楊軼給的框架上,填補了自己層出無窮的奇思妙想,將極挑的六個明星們各種花式折騰。 別以為袁巖這些老油條摸清楚了節目的玩法之后,就可以輕松應付了,導演組、策劃們同樣跟他們斗智斗勇! 比如在尋找任務線索這個過程里,單洪奎喜歡找攝影機,找攝影師,有這樣布置的地方一般都有線索,后來,節目組就下了血本,花大量人力物力,在一些沒有線索的地方也這樣布置,真真假假,迷惑這些老油條,讓他們鉆空子的念頭落空。 也是這樣的斗智斗勇,讓這個節目的精彩程度不斷攀升,收視率也一路上漲,四月初的那期,極挑的收視率就已經打破了魔都電視臺綜藝節目收視率的歷史記錄! 不過,楊軼出場的那期節目,他在寒山寺那里寫下來的那首詩,影響也是在三月底才漸漸體現了出來。 大部分觀眾只是覺得楊軼寫出那首詩,書法寫得不錯,詩念起來還挺順口的,雖然不是他寫的詩,但還是結結實實地裝了一次比。 或許是哪位中文專業的大學生觀眾,饒有興趣地摘抄下了這首詩,拿到學校去給自己的教授鑒賞,這首詩才漸漸進入了詩詞、古文圈子的大拿們的視野。 被傳誦千年的《楓橋夜泊》,自然不只是我等凡夫俗子看到的字面順暢那么簡單,它前兩句短短十四字密密麻麻地寫了六個呼之欲出的意象: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而后兩句雖然意象減少,但成功地營造出了一種空靈的意境——夜半鐘聲體現出來夜的深邃、靜謐、寂寥,將旅人的愁緒徹底升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