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末了,還沒忘加一句:“真的想不到,這篇祭文竟然是出自毛之手。在幾年前一次調查中,美國民眾對于華夏人物知曉最多的就是毛;而許多美國明星比如泰森,也毫不避諱的把毛的頭像紋在身上,這都證明了毛在美國的影響力。他是一個可怕而偉大的人!” 英語的流通范圍就廣泛許多,其他國家的記者聽完CNN記者的解說,立馬有樣學樣也開始給本國的觀眾普及這篇祭文的知識。 一時間,只剩下東洋民眾還處于懵逼之中。 雖然華夏語言跟東洋語言有著相通處,甚至東洋文字中就夾雜著大量的漢字,即便不認識東洋語言也能依稀猜出一些意思。 可這篇祭文終究是用古言寫的,遠超普通東洋民眾的理解能力。 “他們在笑什么?王庸這篇新祭文到底什么意思?怎么好像全世界都明白,只有我們成了那只被圍觀的蠢貨?”有東洋民眾疑惑的問。 “不知道啊!那邊有記者在用英文解釋,我去聽聽!” 懂英文的東洋民眾開始往英文記者身邊靠。 祭臺上。 東洋官員有點迷茫的碰了千葉真昔一下,問:“千葉老師,王庸說的什么?” 千葉真昔眼中閃爍著隱隱怒火,沉聲道:“剛才那篇祭文是毛在1937年寫的《祭黃帝陵文》,王庸根本不是道歉,而是進一步挑釁!” 東洋官員聞言,豁然變色。 不需要具體詢問祭文內容,只是聽“毛”跟“1937”就知道里面絕對不是什么好詞。 “八嘎!這個混蛋在挑戰我們東洋人的耐性!必須要給他點教訓!”東洋官員怒氣沖沖道。 千葉真昔目光冷冽,擺擺手:“不要沖動。這次是世界范圍內的轉播,萬一發生什么群體行為,對東洋形象是極大打擊。王庸顯然知道這一點,才有恃無恐。我們只能文斗,不能武斗。讓我來。” 說著,千葉真昔再度走上去,站到了王庸面前。 “如果你的歉意就是進一步的挑釁東洋民眾的忍耐力的話,我想你已經成功了!”千葉真昔朝著臺下一指。 臺下東洋民眾已然沸騰起來,個個表情猙獰,義憤填膺。有幾個沖動的甚至要沖上祭臺,要不是安保人員攔著,王庸已經被人海湮沒了。 東洋民眾卻是終于從英文記者那里得知了祭文的真相。 “打死這只支那狗!” “無恥的支那人,滾出東洋的土地!” “什么狗屁大師!就是一個存心不良的戰爭煽動者!華夏正是有這種人存在,才放不下以前的仇恨,才不斷發起一次次愚蠢的抵制東洋、抵制南韓的行動!” 華夏民眾叫囂著,咬牙切齒。 王庸表情淡定的掃視一圈,點頭道:“是挺成功的。” 千葉真昔被王庸這種態度氣到了,他憤怒的指著王庸,大聲斥責:“我原本以為你是一個心存高遠的真正大師級人物,沒想到我錯了!原來你只是一個心胸狹隘的民族主義者!我不明白幾十年前的仇恨,你為什么緊抓不放?那些事情跟現在的東洋人有關系嗎?你把過去的仇恨強加到這一代人身上,始終放不下執念,不肯原諒。這是一個志向于和平的人士應該有的心態嗎?如果你代表的就是所有華夏人的態度,那我只能說,華夏人沒救了!華夏民族沒救了!” 千葉真昔聲音激昂,侃侃而談。 話音一落,登時獲得無數東洋人的喝彩。 “說得好!一個只知道記恨,不肯原諒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 “記恨,是最愚蠢的行為。尤其記的還是上一輩的仇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