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大魏王侯》


    第(1/3)頁

    眼前的吏員絡繹不絕的從大船而下,川流不息的進入暫時休整的營地。

    吏員們普遍穿截短了下擺的黑袍,戴方巾,數百人整齊劃一的出現在港口處,也是引發了相當多人的矚目。

    港口停泊了二十余艘船,其中大半都在檢修之中。

    這里的船只在此之前多半是晝夜不停的運送大軍和相關的物資,大戰打完之后,大船是用不到了,中小船只還在閩江上繼續承擔運輸任務,冬日的閩江進入枯水期,大船是不好進入閩江了,只能用小船往返,裝運的貨物和人員不多,了不起多跑幾趟便是。

    “江面上小船很多,拉纖民夫也是充足。”孔和在一旁道:“建州事畢,但撫恤地方所用錢糧極多,此前福州士紳商人募集的幾十萬貫的錢糧,臣是做主直接發往建州去了。”

    “這個家玄平當的很好。”徐子先先答一句,接著道:“看著這些吏員,我頗有唐太宗當年的感慨。”

    孔和道:“太宗皇帝說的是科舉取士,可是與咱們這里的情形不同。”

    “時勢變遷了。”徐子先道:“兩漢到魏晉都是察舉,所謂九品中正賢良方正,舉孝廉,都是士家豪族將官位瓜分,寒門英才不得其門而入,管你多高的才學只能位居下品。司馬家至江東,王,謝,恒等諸多頭等士族要幫襯相助,否則江東士族人心不附,因為司馬氏雖是皇族,在士族品流中定品卻是不高。其后劉裕就算當了皇帝,在士族眼里不過是一老兵,其后人雖為皇帝,也不過被視為將種。至唐時,關攏各家彼此聲氣相連,以婚姻相通,李氏出自隴右,其家和楊家,獨孤,竇等諸貴家早就聯姻,加上河北的崔,盧,鄭等各家,大唐近三百年,雖開科舉,所謂英才皆入太宗之手,不過是太宗強行給自己臉上抹粉罷了。及至本朝,開科取士十倍于唐,加上唐末藩鎮武夫當國,世家蕩滌無存,不是我說,我岳父昌文侯府在福建路有頗多的子弟,有人脈聲望,論起真正的權勢,比起漢末魏晉乃至唐時的世家,那是差的遠了。清河崔氏,終唐一世有二十多個宰相,田畝在河北有過百萬畝,晉時江東世族,家養的丁口部曲多則好幾萬,少的也有幾千,這才是真正的豪右世家,大魏不管怎樣,也未有這般世家。”

    這時諸多吏員也是看到秦王殿下,這些黑袍吏員有的是早年被招募而至東藩,多半是識字的童生,大魏的識字率要比前唐高的多,但畢竟還是不到百分之十,而讀書多年,能下筆成文擔任吏職的,更是寥寥無已。此前募吏都是將待遇提升,這才吸引了不少讀書識字又不能博取功名的青年前往東藩,擔任吏職。此后又開設吏校,將大量的青年納入校中,這些人原本就有些底子,比如是商行店鋪的伙計,原本就在學書算,進校之后,學律令,教東藩法度,實習各種吏事,待徐子先一聲令下,有不少吏校的學員,算是提前一兩個月畢業。

    這些青年也是頭一批的吏校畢業,出校之后就算三等吏,當然還得掛實習二字,就算如此俸祿也并不低,一年幾十貫的收入,就算在縣衙的手分,錄事,貼書的收入也未必能高出多少。從寒門之子到執事賺錢的吏員,這些青年人經歷尚不到一年,命運卻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們對徐子先的仰慕和尊敬之情相當明顯,很多人急著跑過來對秦王殿下行禮,竟是在冬天冰冷的海水里滔水而行,急切之態,溢于言表。

    至于吏員之中,尚有很多明顯的壯實漢子充斥其中,徐子先也是目視他們,與他們視線交接,并且對這些吏員主動抱拳行禮,微笑示意。

    這些吏員,多半是在戰場上受過重傷的軍人。

    地方治安,在大魏是衙前差役,在東藩則是警備士,大魏的廂軍職責復雜,也兼有保護地方治安的職掌,由于廂軍過多職責,軍紀敗壞,餉械不足,對維持治安的責任也并不能做好,朝廷這般用廂軍,看似節省,其實是更大的浪費。

    東藩的治安交給警備士,并且也在組建廂軍,將來形成府軍主野戰,輜兵管運輸,工兵管戰場作業,沿途的修補道路和搭橋等工程。而廂軍只負要隘地方和城池的守備,其余事務并不參與其中。

    最多是閩江夏季洪水季時,不管是府軍,廂軍,工兵,輜兵,官吏,都要參與類似的搶險救災之事。

    治安則交給警備士,徐子先掌福建路后,不打算繼續編百戶千戶,那是在東藩時治政掩人耳目的稱呼。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保定市| 涟源市| 滁州市| 湘阴县| 高邑县| 乳山市| 隆昌县| 桃园市| 隆德县| 桓仁| 北宁市| 安义县| 诸城市| 南平市| 怀仁县| 嘉定区| 从化市| 夏津县| 洛隆县| 香河县| 中西区| 华坪县| 三台县| 金溪县| 丰城市| 闻喜县| 瓮安县| 获嘉县| 响水县| 万全县| 黔东| 调兵山市| 廊坊市| 达尔| 普定县| 长垣县| 延川县| 武邑县| 宝丰县| 石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