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章 看盜版去-《明朝當官那些年》


    第(1/3)頁

    閱卷人在評閱完給自己分配的卷子之后,再評閱其他閱卷人已經評完的卷子,讓每一份試卷在所有閱卷人的桌子上輪流評閱一遍,這就稱之為“轉桌”。此時的閱卷不是用分數來表示成績,而是用符號。有五個等級,分別是“圈尖點直叉”,類似于后世的五級計分法,這就是一個成語“可圈可點”的由來。當然,每位閱卷官有不同的喜好,出現不同的評價也是正常,但差別不能太大,因為差別大了會有‘各存成見,有上下其手之弊’,所以考官們在批閱同一份卷子時,便會出現‘圈不見點,尖不見直’的現象。

    閱卷大臣們的陣容十分豪華,由內閣大學士徐階領銜,翰林院學士、編修以及詹事府的太常博士等等,正襟危坐在文華殿中,開始排定名次。

    文華殿的桌子拼成了長案,因為殿試閱卷與眾不同,每個考官看完一份,便要遞給左手邊的閱卷官。這樣輪流傳看,八位考官就能看到每個考生的卷子。這種閱法只有殿試閱卷才會出現。

    徐階這邊看了不到兩個時辰,忽然見太監過來傳旨,讓徐階帶著所有卷子去西苑精舍,皇帝要親自閱卷。

    眾考官面面相覷,只好放下了手中的卷子,跟隨徐階去西苑。

    在精舍中,眾人見到了滿面紅光的嘉靖帝,當然嘉靖帝的精力其實很充沛,因為每年圣壽、元旦,眾大臣都要上賀表,對賀表情有獨鐘的皇帝可以不眠不休連著看幾百份的賀表,那工作量可比八個大臣大多了,所以嘉靖帝要閱看所有的卷子,沒有人認為他做不到。

    在皇帝面前,眾人更加小心了,名列一二甲的卷子必須是七個圈以上,其余的便落入三甲。眾人便在給“圈尖點直叉”的過程中,幾乎都與第一位閱卷官相同,而第一位閱卷管正是徐階。

    嘉靖帝看了小半個時辰的卷子,坐直身子道讓黃錦打了一盆涼水來,浸了手帕擦了擦臉,“卷子不提神?!?

    看樣子嘉靖帝看過的這幾十份卷子,似乎都不合他意。

    徐階就將手上一份卷子推薦了上去,道“臣這里有一份卷子,竊以為可以名列三鼎甲。”

    眾人都抬頭望去,就見嘉靖帝接過卷子,先是掃了一眼,然后嗯了一聲,全神貫注地看了起來。

    徐階推薦這份卷子當然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卷子的中心論點是“水旱何所恃?恃天子有愛民之心”。

    這文章提到,皇帝端居九重,聽到百姓遭災,流離失所,于是“進忠良,遠邪佞,公賞罰,寬賦役,節財用,戒聚斂,卻貢獻,罷工役,斯圖治有其實矣”,是“節惠愛民”之舉,百姓倚賴皇上的“愛民之心”,所以抵抗了天災,度過了難關。

    這讓嘉靖帝龍顏大悅,當即道“徐閣老的眼光還是好啊。”當即便要點這文章做魁首,然而忽然一頓,道“會元的文章在哪里?”

    大學士張治急忙將手上的卷子呈上去,道“會元的卷子在此?!?

    嘉靖帝滿懷著挑剔之心,看到卷子末尾那幾行字已經有點飄的感覺,心道就憑這筆爛字,還想湊齊一個前無古人的大六元?

    但真香預警很快就出現了,嘉靖帝一目十行看下來,哈哈大笑,然后又一字一句細細品讀,然后又是一陣仰天大笑。

    在坐的只有張治見過這卷子,自然知道詳細,其他人看得莫名其妙,但又不敢出言詢問,心里有如被螞蟻跑過似的,都想看看這卷子上到底寫了什么,看樣子絕對是掻到了皇帝的癢處啊。

    卻原來陳惇的這份卷子,同徐階薦上去的卷子,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寫的是“水旱、地震,恃圣人有恤民之政”。

    與“愛民之心”不同的是,帝王不僅僅是愛民,而且還撫恤百姓,有實實在在的撫恤政策,而這文章最精彩的地方在于,陳惇提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點。

    他說所謂的‘小民愁怨之氣,上干天和,以致召水旱、日食、星變、地震、泉涸之異’根本就是胡說八道,地震、水旱跟上天警示沒有關系,也就根本不是萬民有怨,政事不協的緣故!

    說起來,自古天降大災,因為君權神授,天人感應,老天爺要降下天災來,就是說明皇帝肯定哪里做得不對,才惹怒了老天爺,但現在陳惇說這絕對不對,如果老天爺這么表達不滿的話,那堯舜時候連發了十三年大水,難道還是上天對堯舜不滿不成?

    “堯舜時,九河不治,洪水泛濫。堯用鯀治水,鯀用雍堵之法,九年而無功。后舜用禹治水,禹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勢利導,十三年終克水患?!?

    說堯時洪水汜濫,蛇龍為患,五谷不登,民無定居,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人民災難深重。如果這是上天降下的災禍,那堯舜這樣的上古帝王就應該天天帶著人民祈禱,請求上天不要降罪了,可是堯先后指派鯀、舜、益和禹治理洪水,益采用焚燒林木驅趕禽獸,疏導九河,用了九年的時間最后形成江、淮、河、漢諸水,流入大海。蛇龍禽獸各有所歸,人民得以平安生活。

    這就是“恤民之政”,陳惇拿堯舜禹治水的例子說明,第一,水旱、地震并不是上天對君王不滿,如果非要說是,那也一定是上天用這種磨難來考驗君王是否有“堅韌不拔之心”。第二,百姓受到天災,能帶領百姓走出困境的不是上天,而是君王。第三,國家多災多難不怕,只要上下一心,帝王有愛民之心,有恤民之政,而百姓有不離不棄之心,有始終不渝之志,那么大家團結在以嘉靖帝為核心的領導下,努力奮斗,克服天災指日可待。

    你說這種替嘉靖帝擺脫了罵名,維護了名聲還解了圍的文章,嘉靖帝怎能不愛呢?

    只見嘉靖帝如飲甘釀,那本來就紅通通的神色更是光芒萬丈,興奮地在屋子里踱步,“……你們看,你們看看這文章,是不是狀元的文章?”

    眾人一看嘉靖帝那神色,心中誰沒有數?接過卷子匆匆掃了幾眼,就沒口稱贊道“狀元出來了,狀元出來了!”

    “這文章寫得真叫一個體制樸實,音調和諧,基調圓熟,每一個細節都恰到好處,而且立意廣闊,以堯舜禹治水論證,是以堯舜期待陛下,”眾考官都道“臣等恭賀陛下,這卷子應為第一!”

    嘉靖帝抑制不住笑意,嘴上卻道“你們都覺得是第一?第一的話……可就真出來了一個前無古人的六首狀元了!”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那邊陸炳極言道“這可是國朝前所未有之盛事,也是自唐宋開科取士以來,第一個真正的縣府院、鄉會殿連中的六元!國朝二百年之文運,就匯聚在今日了!這可絕對是古今華夏所未有之典,這六元的祥瑞落在了嘉靖一朝,乃是陛下盛德所致,有千古一帝,方才有這千古一臣,臣謹為陛下賀!”

    嘉靖帝看著陸炳“有你說的這么厲害嗎……你什么時候來的?”

    “臣是監考,要為殿試保駕護航到底,”陸炳正色道“臣能親眼看著這六首狀元誕生,倍感榮幸!臣都可以預見到,這丙辰一屆的進士題名碑,將高高在上于眾碑之上,屹立千古!”

    每一屆大比之后都會立進士題名碑。也就是立一個石碑,刻上本科所有人的名字,然后在國子監的碑林里立起來,供后世瞻仰。

    這雖然是極為榮耀的事情,但要知道的是,每三年就會有一個石碑出現,上面密密麻麻刻著三百人的名字,但其中也只有少數人能脫穎而出、建功立業,所以碑林也只不過是個有一些名聲的景點罷了。

    但今年肯定不一樣了,嘉靖三十五年的進士題名碑注定名垂千古,就是因為一個六首狀元誕生了!

    嘉靖帝心中美地像花兒一樣,當初說要給這小子一個恩典,卻也沒指望著他能這么爭氣,不僅中了進士,還要做一個前無古人的大六元,這六元不僅是朕欽點的,而且這人還是朕慧眼識出的,朕識人之明,又有誰比得上呢?

    殿內的人都稱頌起來,唯有張居正憤怒不已,他看這文章,巧言詭辯,為嘉靖帝的過失遮掩,為了一己私利而邀寵媚上,簡直是溜須拍馬,不顧廉恥!

    所謂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意思是說如果順從君王而助長了君王的過錯,這個罪過還算小的;倘若故意逢迎君王的過錯,那罪過可就大了。

    如今嘉靖帝不肯罪己,不肯求言,就是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作臣子的不試圖匡救,反而力圖遮掩,為嘉靖帝的不負責任找理由,這難道不是逢君之惡?

    在張居正看來,寫出這種文章的人絕對是個奸佞,而且是個一意媚上的奸佞,這和嚴嵩有什么區別?他一腔怒火實在難以忍住,卻被徐階狠狠摁住在座位上動彈不得。

    張居正在徐階嚴厲的目光下,不能再說什么,這怒火越來越大,等到再低頭看到一篇文章的時候,這一腔怒火一下子有了泄處,當即高聲道“臣這里有一篇文章!”

    嘉靖帝嗯了一聲,臉上的興奮久久不退,聞言道“你那文章有什么妙處?難道還能比狀元這一篇好?”

    黃錦樂呵呵將張居正手中的卷子接了過去,徐階心頭頓時生出一種不妙來,他的目光在張居正和嘉靖帝身上來回移動,就見張居正負氣而立,而皇帝拿到卷子之后,那笑容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憤怒交集之色。

    風云變幻不過是俄頃之事,嘉靖帝面色猙獰,牙齒咯咯作響,渾身每一塊肌肉仿佛都不受控制地抽動著,眼中射出兇光來,而那卷子在他的手中,幾乎要被撕裂開來。

    是什么讓嘉靖帝如此憤怒,只見那卷子上用工整的館閣體寫了水旱何所恃?恃人君有修省之政。

    “恭惟皇帝陛下,毓聰明睿智之資,備文武圣神之德,握於穆之玄符,承國家之鴻業,八柄以馭臣民而百僚整肅,三重以定謨猷而九圍式命,蓋已操太阿于掌上,鼓大冶于域中,固可以六五帝、四三王、陋漢以下矣!”

    這種夸贊嘉靖帝差不多免疫了,他接著往下去看,“乃猶進臣等于廷,圖循名責實之術,欲以紹唐虞雍熙之化,甚盛心也。臣草茅賤士,何敢妄言?然亦目擊世變矣,顧身托江湖,有聞焉而不可言,言焉而不得盡者。今幸處咫尺之地,得以對揚而無忌,敢不謹披瀝肝膽為陛下言之!”

    好,倒要看你怎么言之。

    “今者地震天鳴,白虹貫日,恒星晝見,太陽無光。內賊縱橫,外寇猖獗。財匱民窮,怨謗交作。而中外臣仆方且乘機作奸,排忠直猶仇讎,保奸回如骨肉。日復一日,愈甚于前,禍變之來恐當不遠。”

    這話簡直讓嘉靖帝以為自己眼睛出現了幻覺。

    如今水旱、地震、日食月食,都是因為有奸賊不除,有內賊還有外賊!內賊陷害忠良,勾心斗角,馬上就有大禍臨頭了!

    “天下之財,其生有限。今光祿歲供增數十倍,諸方織作務為新巧,齋醮日費鉅萬。太倉所儲不足餉戰士,而內府取入動四五十萬。宗籓、貴戚之求土田奪鹽利者,亦數千萬計。土木日興,科斂不已。數年以來,壽宮之費幾百萬,織造之費幾百萬,黃河之潰幾百萬,今大工、采木費,又各幾百萬矣。土不加廣,民不加多,歲增月積,無有窮期,財安得不匱?聞江南新有厘金之策,此今國家之財用耗竭可知矣!”

    陛下崇奉道教、花銷無度,土木日興,又要建宮殿,又要織造,加上宗藩、勛戚的賜田頒土,朝廷只好增加捐稅,各級官吏相繼盤剝,使得百姓家徒四壁,窮困之極,幾乎已經到了極限。

    特別還提到了厘金之策,說這七十萬兩白銀就是在吸江南百姓的血,“夫市井之地,貧民求升合絲毫以活身家者也,陛下享萬方之富,何賴于彼?且皇莊十二店,為屋幾何,而歲有萬金之課,尤嫌不足。況特遣中貴,賜之敕書,以壓卵之威,行竭澤之計,民困豈顧問哉?”

    嘉靖帝頭暈眼花,一雙大手卻死死捏著這犯上的言論,逼著自己看下去。沒想到等他看到后面,這悖逆之言越發狂亂——

    “上謂臣僚不改因循,必致敗亡。臣謂上不改操切,亦未必能中興也。上有愛民之心,而未見愛民之政;有聽言之明,而未收聽言之效。喜怒輕發,號令屢更。見群臣庸下而過于督責,因博鑒書史而務求明備,凡上所長,皆臣所甚憂也?!?

    皇帝老是說百官群臣不改自己的病根,總有敗亡的一天。而我說陛下你不改你的苛刻嚴厲,即使群臣改了病根,也不會有中興的一天。陛下你有愛民之心,但根本看不到愛民的政策;你能辨得了是非,但卻不是從兼聽則明而來。

    何況你隨喜隨怒,沒有定數,以至于你的詔書號令朝令夕改,沒有固定。你看到群臣平庸,就很嚴厲地責備他們,殊不知這是你自己選拔出來的人。你看到史書里的條條框框,就要求大家一定要按照書上的來做,卻不知道今日和往昔的區別。

    你英察自信,果斷剛明,有很多的優點,但殊不知這些優點,反而是臣子們擔憂的地方。

    嘉靖帝身上的優點,比如聰明獨斷、善于制衡,擅用權術,使得大臣不敢欺瞞他,但要知道,正如老子所言,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政治渾沌則人民淳樸忠誠;政治清晰細密,人民反而狡黠、抱怨。

    皇帝太狡猾,聰明過頭,對手下人用了太多的手段,就使得底下人為了迎合或者對付他,而更加狡猾和聰明。那么大家心不往一處使,都想著怎么對付,怎么算計去了,這個朝堂就像一個優勝劣汰的角斗場,淘汰出去了不善于勾心斗角的人,而留下了一幫只善于玩弄權術的人。

    “……自古帝王未有不遇災而懼者。向來奸佞熒惑圣聽,賄賂公行,賞罰失當,災異之積,正此之由。余慝未除,宿弊未革。伏愿奮發勵精,進賢黜奸,明示賞罰?!?

    嘉靖帝的臉色仿佛地獄中脫出的羅剎一樣,聲音如從九幽黃泉發出的一般,那種殺氣直刺殿內所有人的肝膽“這卷子是誰做的?!朕要將這無父無君、狂悖犯上的畜生,碎尸萬段!”

    徐階蹉跌了一跤,腦子里嗡嗡作響,看張居正已經完全僵在那里,恨不能將這個學生痛打一頓,但為時已晚“陛下,臣……”

    “徐閣老要為他說話?”嘉靖帝冷冷地看著他“這閱卷還沒有結束呢,你就迫不及待以座師自居了?你的好學生原來不止楊繼盛一個???”

    徐階渾身血液冰涼,當即頓首謝罪道“陛下誤會了,臣與這些考生素未謀面,他們心中所想,筆下所書,臣又如何得知?臣懇請陛下明鑒,所謂書生之言,不可信也,他們誤聞市井之言,尚狃書生之見,遂發狂論。臣仰惟圣德,不加追究,寬大處理。”

    嘉靖帝面色變幻,嘴角一陣陣痙攣,卻并沒有聽他的話“徐閣老愛護士子,也要他們對得起你這份愛護才是,你看看他寫了什么,還敢跟朕要求寬大處理嗎?”

    徐階戰戰兢兢接過試卷,一看之下幾乎眼前一黑,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卻依然被這卷子上激烈的言辭所驚嚇,他背后出了一身冷汗,怪不得皇帝會發雷霆之怒,就是十年前楊最他們規勸皇帝遠離齋醮的那幾封奏疏,都沒有這么毫不隱晦地明示皇帝的過錯!

    他再一看卷子上的名字,“……蘇州吳啟和?”

    他對這個名字當然不陌生,會試第一名是陳惇,第二名就是吳啟和,若不是陳惇的卷子被嘉靖帝看上了,徐閣老原本就準備點吳啟和做會元的。

    這還真是他看中的學生,徐階暗暗痛悟道,居然和楊繼盛一樣,以披肝瀝膽、傾吐肝心為忠悃,還有這闖了大禍的張居正,自己這都是什么眼光,怎么挑選的學生啊?

    且不說徐閣老如何質疑自己了,只聽嘉靖帝道“陸炳,你去將人即時鎖拿下獄,問清幕后主使是誰,朕不會輕饒了他的!”

    陸炳眉頭動都不動,當即便要奉旨拿人,卻聽一個尖細的聲音響起來“陛下,奴婢倒是聽聞,吳啟和仿佛和您欽點的狀元郎陳夢龍……有親啊。”

    “有什么親?”嘉靖帝仿佛一頭老虎,擇人欲噬。

    “親表兄弟。”陳洪壓低聲音道。

    此時星夜之下,安享太平盛世的北京城,依然燈火不眠。雖然連續刮了兩天兩夜的沙塵暴,然而城里的百姓并不懼怕這天氣,還吃吃,該喝喝,尤其是夜市的小攤前面,依然有許多人攜家帶口,倘佯夜市。

    然而他們的歡樂氣氛并沒有維持多久,就看到若干緹騎的馬蹄聲響起,橫沖直撞,在夜市上引起一片驚呼,還踢碎了好幾個攤位。

    “緹騎夜出,”攤老板就搖頭道“不知道又是哪個官兒倒了霉了?!?

    而此時北京城的四方胡同里,有個別致的小院落,這院子從外頭都能挺高里面鬧哄哄的笑聲,里頭不是別人,正是陳惇帶著一幫人大殺四方——打馬吊呢。

    馬吊作為消遣、娛樂加社交的游戲,早就風靡大明,陳惇自然玩過。馬吊牌是一種紙制的牌,全副牌有40張,分為十萬貫、萬貫、索子、文錢4種花色。四人個玩,每人先取八張牌,剩余八張放在桌子中間。四人輪流出牌、取牌,出牌以大擊小。

    大明百姓還是很酷愛這個游戲的,無論貴賤,都精于此道,許多人整日沉溺于打馬吊,萬事不管,到處還有馬吊館子,那叫一個烏煙瘴氣,跟后世的麻將館沒什么兩樣。

    陳惇的水平一般般,不過他不承認自己水平不行,總說自己手臭,但他摸到好牌也打個稀爛,被吳兌孫鑨和鄒應龍合伙輦出了牌局,只好眼巴巴站在一旁出言指點。

    在陳惇的出言“指點”之下,吳兌連連輸了兩輪,氣得他大叫道“你這狗頭軍師!”

    陳惇被限制發言了,只好顛顛地湊到旁邊那一桌去,那一桌倒沒有玩馬吊,玩的是雙陸。諸大綬和林潤連個謙謙君子人絞盡腦汁地對弈著。

    雙陸棋是雙人玩的游戲,黑棋白棋都各有十五顆棋子。棋子放在由二十四個點標示的棋盤上。而棋盤共分四個區,誰先將所有棋子走到自己的內盤中就獲勝了。也就是將所有自己的棋子由二十四點位置向一點位置逆時針移動到自己的內盤中。

    這的確是君子玩的游戲,眼見這兩人膠著在一起了,陳惇剛要出言指點,就見林潤呵呵一聲,道“臭棋簍子不要開口說話?!?

    原來陳惇不僅是馬吊打得差,他是任何棋牌都不行。

    陳惇怒了,拂袖而起,干脆來到院子里曬月亮,院子里居然還有一個人仰頭望月,陳惇這下大有親近之感,還想著這人跟自己一樣,也是因為打得爛被轟出來的——結果吳啟和轉過頭來,認真道“八局里贏了六局,他們建議我出來透透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昌市| 普陀区| 阿尔山市| 乌拉特中旗| 荥经县| 左贡县| 蓝山县| 城固县| 阿巴嘎旗| 犍为县| 武义县| 深水埗区| 铜梁县| 漳浦县| 辽阳县| 海兴县| 台安县| 平定县| 凤庆县| 伊春市| 宁晋县| 古浪县| 禄丰县| 钟山县| 唐海县| 盱眙县| 乐平市| 眉山市| 沧州市| 辽宁省| 华亭县| 高雄县| 井冈山市| 云浮市| 苍溪县| 盐池县| 清苑县| 桐梓县| 文山县| 山丹县| 安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