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饑荒》這款游戲而言,有很多的點都在吸引著玩家,不過歸根到底,它最原本的驅動力是“生存”。 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需求被分為五個大類,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自我實現。 這五種需求構成了一個金字塔型的結構,最底層的是生理需求,最高層的是自我實現需求。 越是初級的需求越容易實現,但也最緊要、最迫切。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同時缺乏食物、安全和尊重,那么通常來說,他對于食物的需求應該是最強烈的。相比而言,安全和尊重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所以,人們才會在極度饑餓的情況下鋌而走險,去和大型野獸搏斗(放棄安全),或者向強權卑躬屈膝(放棄尊嚴)。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被廣泛地運用于各個領域之中,游戲領域也不例外。 許多游戲設計師運用這一理論在游戲中構建起完整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用于驅動玩家們在游戲中追逐那些虛幻的數據,并沉迷于此不能自拔。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些以“賣戰力”為核心賣點的游戲,就是突出了安全、尊重這兩種需求。 對于一個比較弱的玩家而言,他在這種游戲中時時刻刻都有被更強者殺死的風險,所以他感受到了強烈的不安全感,這種感覺會驅使他花費更多的金錢或時間在游戲中,變得更強,以維護自己的安全。 而那些比較強大的玩家在擁有了安全這一屬性之后,他們就會轉而追求尊重和自我實現,比如去爭奪國王、成立一個大公會,帶領小弟們去參加國戰,為了這些虛擬的榮譽感而豪擲千金。 一般來說,很少有游戲能夠用到“生理需求”這個層次,因為這個玩法做起來相對麻煩,尤其是許多游戲的機制并不支持。 其實人的生理需求很簡單,無非是食物、水、健康、繁衍等等。但是在一般的游戲里,一般不會讓角色去為了食物、水奔波,也不會有饑餓值這個概念,因為游戲內容有限,還有許多更值得玩家去體驗的內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