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請求:本周上分強,請大佬多給本書投點票,求支持!) 一場大水災,影響的范圍極大,連汝陰郡也受到了異常氣候影響,在一段時間里,陰雨不斷,難見晴日。 幸好在汝陰郡的影響不深、范圍不大,蘇啟又早讓人做了防洪工作,些許地方有河道溪流水位暴漲,卻并未造成大礙。 水災過時,河南、山東等地的農田被沖毀,今年百姓們在田地里所種的莊稼自然是真打了水漂,洪水又沖毀了他們房屋,不僅是連家都沖沒了,屋中的衣物和藏備的糧食也一并都沒了。 所以在水災過后,造成了一大批沒有糧、沒有衣、沒有房屋的災民。 人是要衣食住行的,這些基本的生活條件都沒了,當地官府又不給開倉救濟,人們為了生存下去,只好向其他地方逃難,而汝陰郡(現安徽阜-陽)離山東、河南地區不遠,自然會有大批災民至此。 在汝陰郡,蘇啟開設了十二個施粥場所,分布在災民進入汝陰郡主要方向,好方便及時接待災民。 這些粥廠,稱為災民安置點更加合適,因為這里不僅施粥,還有房屋提供臨時住宿,有醫療小組值班,隨時準備對生病的災民進行處理。 醫療可不是小事,常言道“大災之后必有大疫”,尤其是在古時! “大災之后必有大疫”,既是因大災時死去的人、牲畜多,尸體沒人處理,洪水將各種帶著污穢物沖出來,古人防疫知識淺薄等緣故,也因災民中帶有疾病的人,沒法得到及時的安置和治療。 這就造成了,本來可能只有一人沾染了瘟疫,可沒及時發現,或者是發現了,卻沒及時得到處理,然后一個傳染倆,兩個傳染四……跟細菌分裂一樣,越傳染越多,最終一大群人都傳染上了,釀成大規模瘟疫。 蘇啟要接收災民,就要做好這方面工作。 但,蘇啟也不是個圣母,沒有無私救天下的想法,更且,他深知人性,如果救一個人,給他太多,他不一定會感激你,反而可能會賴上你,等你日后給少了或者不給了,說不定他還會反過來指責你,甚至反咬你一口! “升米恩,斗米仇”,這種現象極為常見! 必須要讓災民們明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即使有,也不可能讓你吃飽! 所以,蘇啟采取了三種不同模式。 第一種是組織人員進行宣傳,通過各種福利條件誘使災民們加入到他的勢力之中。 第二種是“以工代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