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待兩方辯論完后,蘇啟這才道:“我也認同王志他們的預測,第二次征高句麗戰爭,楊廣肯定想發動?!? 蘇啟并沒先表露他的觀點,他一說,必然會有一批人跟風,這樣還怎么聽到不同的意見? 他又道:“那第二次征伐高句麗戰爭,會對天下局勢,會對我們,有什么影響呢?這里,我先說一下我的看法?!? “戰爭無非是三個過程,戰前、戰中、戰后。戰前是發起戰爭的準備,戰中是戰爭雙方或多方軍事力量相互對抗角力的過程,戰后則是軍事對抗結束后的收尾。戰中發生在北方,我們難插上手,談戰后又太早,我們這里主要討論戰前對我們的影響。” 眾人聽到蘇啟的話,想了一下,覺著還真是這么回事兒。 “戰爭要人和物資。楊廣此次在北邊大敗,損失的兵力和物資十分龐大。他要想再發動一次這樣的戰爭,必須有足夠的軍隊和物資。” “軍隊從何而來?” 蘇啟自問又自答:“一部分是原有的各地隋軍,必會被楊廣征調,但第一次征伐高句麗已經征調了太多兵力,很可能不足。所以另一部分,楊廣會募民為兵。這是楊廣第二次征高句麗的軍隊組成?!? “物資方面,糧食,隋廷有儲備可供軍需??梢路⑿印㈡z甲、兵器這些呢?又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楊廣肯定要重新征集,那就得搜刮天下,將布匹征出去給軍隊,征調工匠去為他打造軍械。” “即使有了物資,物資又不會自己長腿,能自己運送,他還要把這么多物資運過去啊,這必須征調大量的民夫。民夫又從哪里來?” 蘇啟說完這三點,明白蘇啟話里意思的人,臉色都相當嚴肅。 無論是征兵、征物,還是征調民夫,汝陰郡怕是非??赡鼙懿贿^去的。 汝陰郡去年接收了那么多災民,今年大旱、瘟疫席卷國內多地,又有不少災民逃到了汝陰郡。 這些恐怕早被人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就等著對汝陰發難。 看到汝陰郡有這么多人,楊廣也會心動,他肯定會下令讓汝陰郡出人出物,可人教會同意嗎? 如果不同意,該怎么辦?是揭竿而起,還是繼續茍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