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想到這,有激進的人心里激動,媽耶,終于要起義了,好激動,早就該這么干了! 有的人則有些擔憂,汝陰郡做好起義的準備了嗎?蘇啟剛殺了曲傲,震懾住各方勢力,正是人教大力發展之機,可要被逼起義嗎? 通過各人臉上不同的表情,蘇啟知道會場中眾人從思想上分成了兩派,他開這次會的目的,就是為了統一眾人的思想認識,讓他們認清人教所面臨的形勢。 蘇啟馬上說出了這些人所想的:“楊廣非常有可能要我們出人出物,我們該怎么辦?是將我們治下的百姓送上戰場,還是讓他們去當民夫?還是供出我們郡里的布匹,讓百姓穿不起衣,光著個腚?” 蘇啟最后一句讓與會眾人有些想笑,卻又很笑出來。 “以上是我的發言。各位有什么看法提議,可以說出來。林夕,你最先舉手,說一下你的觀點。” 蘇啟雖發了言,做了分析,卻故意沒講自己的答案,而將問題拋給了眾人。 他話剛落,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站起來,先向著眾人行了一禮,然后慷慨激昂道:“我認為老師發言的很在理。我們和楊廣,不,是我們和隋廷之間,在不久必會有一戰!我們不可能把我們的人和物資交出去,楊廣卻要我們交,我們能怎么辦?我們唯有站起來反抗,大聲說‘不’!” “起義的時刻將要到了!” 林夕坐下,又幾人站了起來,都是認為要起義,大談起義后的好處,說得那叫一個熱血沸騰,仿佛只要起了義,改天換地,掃清寰宇,只在旦夕。 這幾人講完,突然一個人站起來了! 蘇啟記得,這人名叫宋應星,是個老成持重之輩,在他手底下學習時,為人一向低調,但提出的觀點看法經常能一針見血。 宋應星道:“林夕、楊朝幾位說的很有道理,可我想問幾位幾個問題,我們做好起義的準備了嗎?知道我們打出旗號后,會面對什么樣的敵人嗎?我們軍隊足夠嗎?我們物資夠維持戰爭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