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 給大家看點東西-《我在明朝當學霸》
第(1/3)頁
“韓大人所言,確實有道理。雷擊較多之地,可著各地了解匯報。至于高塔……”
營繕司主事張嗣誠道:“既然是要驗證避雷旗桿能否保護宮殿免遭雷擊,那么高塔應該比宮殿更高,要超過皇極殿,起碼要達到一百二十尺,除了高度,周圍環境也應該相仿,便是要平地、開闊無遮擋……”
韓學信搖了搖頭:“一百二十尺高的高塔,造價幾許?又要造多少?”
張嗣誠道:“雖未核算,但一座高塔,起碼要數千兩!若想驗證旗桿是否能避雷,起碼要建……數千高塔才可以!”
給事中也會算賬,這是好事。
算賬也是講科學,只不過算到最后給出一個數千兩、數千高塔……數千的范圍太大了,少則一千多,多則九千多,都是數千!
但即便是一千多,一千多乘以一千多,也要一百多萬兩銀子。
工部的官員,臉色更難看了。
后三宮重建花了多少錢?預算也就是一百多萬兩,最后花了六十九萬兩。
真要是能拿出一百多萬兩銀子,便可以啟動三大殿的重建工程——這倒不是說防雷不重要,但是為了驗證防雷有沒有效果,就要先花一百多萬兩銀子,顯然有些過于浪費了,國庫也承受不起。
更何況一千多高塔真的夠嗎?一千多高塔……似乎并沒有多大的說服力。
工部侍郎姚繼可搖了搖頭:“一百多萬兩銀子,戶部可拿不出!”
常洵端坐正中,不急不慢的喝著茶。
他不急著開口,先看眾人的態度,謀定才好后動。
工科的幾個給事中,無疑是反對的!
這時便看出“雷劈給事中”的好處了,至少他們現在不會抱著“雷擊與失德”的觀點胡攪蠻纏,必須得回到“講科學”的路子上。
工部的兩位主事稍好一點,相對較務實。
常洵更為關注營繕司郎中王在晉、員外郎李之藻。王在晉寫了《三朝遼事實錄》,是個講事實的學霸;李之藻寫了《天學初函》,是明末不多的“講科學”學霸。
不管講事實,還是講科學,都屬可以交流的行列。
“單獨建塔,靡費太多,可否降低高度,用大木代替高塔?”王在晉開口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源县|
枣阳市|
台前县|
宿州市|
陆川县|
利川市|
翁源县|
名山县|
乌拉特前旗|
米易县|
高雄县|
白城市|
郸城县|
九江县|
兖州市|
定边县|
阿拉尔市|
北川|
都兰县|
陵水|
防城港市|
长子县|
通辽市|
曲靖市|
原阳县|
富锦市|
连南|
桂平市|
凉城县|
郧西县|
财经|
宁都县|
崇信县|
鄂伦春自治旗|
松江区|
澄城县|
吉首市|
呼图壁县|
无锡市|
余江县|
菏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