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小康標準-《蘇廚》
第(3/3)頁
前所未有!其后再無!
看著城門上方“文明門”三個大字,蘇油暗自痛惜,華夏文明,真的不應該承受那么多的痛苦與摧殘!
進入城中,回到書坊,掌柜通知蘇油和八娘,程夫人叫他們去蘇宅一趟。
于是兩人轉身,八娘領著蘇油前往紗縠行蘇家院子。
院子是程夫人置辦的,繞過紗縠行當街門面,從后邊側門可以進到蘇宅里。
能培育出有宋一朝六大家中三位的圣地,蘇油進來之后連大氣都不敢透一口,腳步也放輕了不少,生怕濺起一丁點塵土。
這是大宋西南小康之家的標準院落。
小康,一個美好的名詞,在大宋各路有不同的標準。
放到眉山,這標準大致應該是指坐擁價值六七百貫固定資產,外加每年兩三百貫固定收入的人家。
人口還不能多,按照五口之家來計算,勉強可入小康。
后世總結封建王朝的滅亡,土地的劇烈兼并,總被納入重要原因之一。
其實細究起來,事情似乎不是那么簡單。
就大宋來說,土地不貴,一畝上好的水田,價值并不算高,目前也就一貫左右,大致與一年土地所出價值相當。
當然免稅的士大夫置辦才劃算,如果是自耕農,那就是好幾年白干才能回本。
宋法對士大夫免稅田畝有詳細規例限定,即便是宰相之尊,所購土地也不能超過五十頃,多出的數額同樣必須納稅。
慶歷新政的一大敗筆,便是暫時性放開了這項禁制,而公田開發,卻沒有跟上。
結果買地的都是什么人,可想而知。
與之形成明顯對比的,那就是自耕農負擔深重,夔州路官田的種植戶,寧愿選擇逃亡也不愿意繼續耕作。
即便如此,這樣的口子,也只能算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政策,不能作為常態觀之。古代封建王朝的當政者們都不是傻子,他們一直很警惕這件事情。
還有就是各種食邑,但那在大宋并不是真正的土地兼并,而是一種官方榮譽,相當于國家從歲入中拿一部分出來作為高官貴族的津貼,并不是他們實際占有了那些地頭。
那是大宋另外一個蛋疼的問題,稅收使用分配不合理的問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洛市|
桂平市|
泰和县|
平潭县|
信宜市|
星子县|
吴旗县|
大港区|
武义县|
舞钢市|
永川市|
扎囊县|
夏邑县|
宁阳县|
濉溪县|
泉州市|
阳高县|
沛县|
博罗县|
庄浪县|
沙河市|
温宿县|
石阡县|
天长市|
保德县|
安康市|
镇江市|
安庆市|
资中县|
连云港市|
澜沧|
阳谷县|
沁水县|
偃师市|
仪征市|
偏关县|
绥宁县|
太湖县|
桓台县|
西乌|
新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