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風氣和國格-《蘇廚》
第(2/3)頁
石薇笑道:“走吧,懶得管他們,他說這叫什么藝多不壓身,我看啊,他這是比扁罐他們還貪玩?!?
……
蘇油,蘇軾,蘇轍,在石薇回來之后,便不再出尉氏了。
這段時間里,蘇油和兩人每日里打磨十大建言,蘇軾和蘇轍也對蘇油的政治主張有了清晰的認識。
應該說,十件事里邊任意一件事成功,對大宋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而且很多事情,離不開蘇油的親力親為,不管是王珪和蔡確,要想料理妥當,那是不可能的。
于國有益,不可替代,蘇軾總算是明白蘇油為什么職務一直沒有下來,可他卻好像一點不擔心。
到了蘇油這樣的層次,就好像當年王安石進京,任職僅僅是一個翰林學士兼侍講一樣。
職務對他們而言,基本就是個形勢,根本無足輕重了。
有蘇軾和蘇轍在,蘇油都懶得再動筆,每日里將自己要表達的意思拿出來和蘇軾和蘇轍討論,然后叫二人代筆就行。
這就是槍手,而且這倆槍手的水平之高,古往今來,一共也就八個。
其中民族風氣與國格兩項條陳,完全是蘇軾在領會蘇油的意思之后,獨立起草。
這本身也是蘇軾的強項。
中華民族的民族風氣,在蘇油看來,其實是在完成農耕文明的發展格局之后,便已經凝聚成型。
仁、義、禮、智、信。
孝、悌、廉、恥、勤。
忠、勇、敬、恕、謹。
儉、忍、善、寬、和。
這些固然是美德,但是仁近懦,善近偽,智近奸,信近迂。
用矛盾論的觀點來看,那就是幾乎每一項美德,都有一個似是而非的惡俗與之相伴,這里邊就存在一個度的問題。
蘇軾宏文滔滔,從三皇五帝開始,剖析華夏民族在數千年歷史中發生的重大變故,以及這些變故對民族風氣和民族性格的塑造,發生了那些關鍵的作用。
而到了如今的大宋,熙寧之前,與熙寧之后,又發生了哪些重大的變故,這些變故對于風氣的塑造,又發生了哪些作用。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边坝县|
蓬安县|
贵德县|
贵州省|
镇江市|
兴山县|
正蓝旗|
贺州市|
三都|
荆州市|
庄浪县|
攀枝花市|
平江县|
攀枝花市|
吉木乃县|
报价|
兴海县|
瓮安县|
博罗县|
普宁市|
罗山县|
义乌市|
通渭县|
日喀则市|
江北区|
收藏|
武乡县|
汉阴县|
潢川县|
吴旗县|
吴江市|
潜江市|
灌云县|
怀集县|
尚志市|
竹山县|
南木林县|
克山县|
江达县|
上杭县|
会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