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音樂-《蘇廚》
第(2/3)頁
趙頊呵呵笑,明潤你就別謙虛了,當年你可是憑樂律之學,從趙公手里贏取了大白龜的,此事趙公早就給你記在小本本,啊不,筆記里了。
十二歲發明十二平均律,這么巧,你敢說不是天意?
看到群臣投過來的充滿對神秘事物的景仰目光,蘇油都無語了,這……這也太牽強了吧?!
沒辦法了,蘇油只好接下了這個差事。
這差事不簡單。
大樂之作,包括了琴、瑟、塤、篪、笛、委、簫、笙、阮箏、筑,镈鐘、特磬、編鐘、編磬。
其中镈鐘、特磬、編鐘、編磬使用最多,所謂“于眾樂中聲最煩數。”
而宋朝郊廟之樂,則先奏文舞,次奏武舞。
而文舞容節,殊無法度,難稱盛德。
而武舞容節,則記錄著大宋的建國歷程,包括淮揚底定,荊湖來歸,邛蜀納款,兵還振旅等內容。
每一首都有歌詞,出自神童出身的大文學家楊億之手,稱為《太常樂章三十首》,是太常寺大禮儀的保留曲目。
但是武舞也是亂七八糟,起碼出場方向的和當時宋軍進軍的方向都不對。
因此不光音樂有問題,連舞蹈也要跟著改。
好在蘇油也不是完全的門外漢了,手底下同樣有一大幫音樂人才。
其實十二平均律出來之后,整個禮樂定制,對于蘇油來說就只有一個問題——定黃鐘。
只要確定了黃鐘音高,其余所有的音高都能通過數學運算計算出來。
而黃鐘,是華夏最重要的基準音。
《呂氏春秋》把這一發明歸于皇帝時期的樂工伶倫。
這是一個神奇的音律,《后漢書·律歷志》: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候靈臺,用竹律六十。候日如其歷。
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引《續漢書》:“候氣之法,為土室三重,戶閉,涂釁必周,密布緹縵於室,中以木為案,每律各一,內痺外高,從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實其端,案歷而候之。
其月氣至,則灰飛而管通,蓋音聲之道與天地之氣通,故取律以候氣?!?
黃鐘這根律管,在冬至日這一天,會“灰飛而管通”。
冬至,是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确山县|
永济市|
靖边县|
新野县|
沙坪坝区|
安新县|
淮安市|
龙泉市|
湖口县|
彭州市|
福泉市|
甘德县|
万盛区|
万盛区|
铜山县|
司法|
额敏县|
宜兰市|
遵义县|
聊城市|
南平市|
峡江县|
南平市|
沾化县|
仁布县|
太湖县|
乌什县|
宁化县|
绿春县|
宁波市|
泾川县|
鄱阳县|
同仁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宁武县|
达州市|
油尖旺区|
随州市|
宁化县|
汝州市|
甘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