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音樂-《蘇廚》
第(3/3)頁
對于古人來說,這是最容易觀測的一天。
《漢書·律歷志》還記載,黃鐘是一個用竹管做成的律管。它的長度為九十分,截面積為九平方分,容積為八十一立方分。
十分為一寸,八十一立方分為一龠,兩龠為一合,十龠為一升,十升為一石。
往黃鐘律管中盛入黍米,可容一千兩百粒,重為十二銖,它的兩倍即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
因此《國語·周語》有這樣的記述:“……是故先王制鐘也,大不出鈞,重不過石。律、度、量、衡于是乎生。”
所以這不光光是一個音樂基準音,還是華夏民族長期使用的節氣觀測工具,長度單位,體積單位,重量單位。
但是周代的這個單位已經喪失了,歷史上的律長也一直在變化,也沒有真正能夠實用定音的黃鐘律管傳下來。
這就導致了到了宋代,黃鐘到底是怎樣一個音高,變成了歷史的大謎團。
爭論很大的原因,也是因為這個。
蘇油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他沒有浪費很多的時間。
度量衡功能已經不重要了,蘇氏度量衡,同樣包含了宇宙神秘學的重要內涵——地球本初子午線的兩千萬分之一為一米,結合水這種物質,同樣可以確定體積和重量。
這也是眾多士大夫對理學認可的重要原因——合乎天道。
只用了一周的時間,蘇油就給出了完美的解決方案。
總理商周考易局司馬光,在洛陽收集到了一口編鐘,經考訂,乃是十二律中的清聲之一——太簇。
蘇油已經揭開了聲音的高低的秘密——頻率,并且給頻率確定了一個度量單位——振次。同時發明了測試音高的工具——音叉。
這些是理工之前就已經成熟了的手段和設備,鋼琴調音就是靠的它們。
經過推算,周代的黃鐘,其頻率正好在八百六十四振次。
神奇的是無獨有偶,這個音降一個八度,正好與如今流行的鋼琴,鍵盤中間那個音,頻率完全一樣!
那個音是大宋音樂專家們為了得到與人聲最和諧的應和,經過多年調整后最終確定的。
古今神奇的相契,冥冥之中,似有鬼神!
瘋了,士大夫們又瘋了!
蘇油功成身退,獻上了司馬光送來的西周太簇編鐘,理工新制的黃銅律管,標準音高測試用音叉,以及在十二平均律基礎上,由綠箬和王從之分別撰寫的音樂理論著作——《律呂清要》和《五音正義》,這事情就算結束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尔盖县|
松滋市|
成安县|
冕宁县|
河东区|
鄂尔多斯市|
乳山市|
林州市|
商城县|
南京市|
祁门县|
东乡县|
彰化市|
峨眉山市|
五河县|
根河市|
谢通门县|
谷城县|
永泰县|
汽车|
榕江县|
莱州市|
吕梁市|
镇康县|
金坛市|
当涂县|
巢湖市|
朝阳县|
陆丰市|
旅游|
胶州市|
彰化县|
安福县|
那曲县|
安平县|
花莲市|
和田县|
札达县|
正蓝旗|
崇文区|
静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