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剛崖-《蘇廚》


    第(1/3)頁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金剛崖

    十一月,青唐城,金剛崖寺。

    西藏佛教的歷史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從蓮花生將佛教帶入西藏,經(jīng)松贊干布后一系列的吐蕃君主的推崇,大約有三百多年時間,佛法昌隆,這段時間,稱為“前弘期”。

    到唐武宗時期,和漢地一樣,吐蕃佛教與王權(quán)、世俗、本土宗教的沖突變得不可調(diào)和。

    吐蕃贊普達(dá)瑪開始滅佛,寺院被關(guān),佛經(jīng)被焚,佛像被毀,僧人或被逼還俗,或棄佛歸本,或迫其打獵。

    這種從根基上催毀佛教的滅絕行為,對傳播不久、根基不深的西藏佛法而言,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

    因?yàn)樗麥绶穑鸾掏秸J(rèn)為他是牛魔王下界,因此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一個牛字,就變成了朗達(dá)瑪。

    這樣的鎮(zhèn)壓是空前絕后的,從松贊干布時代開始傳入西藏的佛教,經(jīng)過三百來年的經(jīng)營所形成的西藏佛教,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從此西藏經(jīng)歷了大約一百多年的無佛教時代。

    到宋代初年,才有魯梅等往西康學(xué)佛法,回藏重集僧伽,弘揚(yáng)佛教。

    西康就是如今雅安二林松潘一帶,紅衣大和尚,活佛吉多堅(jiān)贊的故鄉(xiāng)。

    此后西藏佛教再未中斷。對前弘期而言,這個新時代的佛教,名為“西藏后弘期佛教”。

    后弘期佛教重入西藏地區(qū),主要是通過兩條線路。

    一條是以印度僧人阿底峽尊者為代表,從印度傳入。這一路,被稱為“上路弘法”。

    這一條路,保留了濃厚的西藏原生佛教色彩,復(fù)興了蓮花生傳入,結(jié)合西藏苯教色彩的密教,所以也被稱為“新密”。

    而另一條,是朗達(dá)瑪滅佛之時,僧人瑪爾釋迦牟尼、藏饒賽等三人在拉薩西南巴丘帕里的山間修行,一日忽見有個身著袈裟的僧人行獵,尋問之下,方知滅佛事件。

    于是三人帶著佛經(jīng),取道西域于闐,輾轉(zhuǎn)逃到青海尖扎、化隆一帶繼續(xù)修行,晚年收穆斯薩巴為徒,并以三僧之名為徒命名,稱作“釋迦格哇饒賽”。

    釋迦格哇饒賽繼承三位先師的遺志,潛心研習(xí)教理,大力弘揚(yáng)佛法,跟隨其出家者日漸增多。

    宋初,桑耶寺主持希堅(jiān)贊出資,送魯梅楚臣喜饒、洛敦多吉旺共十人到青海西寧一帶學(xué)法取經(jīng)。

    魯梅等人到青海后師從釋迦格哇饒賽學(xué)習(xí)佛教經(jīng)典,并受比丘戒。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璧山县| 泾源县| 青海省| 常山县| 玉林市| 井陉县| 上虞市| 湄潭县| 张家口市| 灵川县| 崇左市| 普定县| 神农架林区| 灵石县| 封开县| 菏泽市| 广德县| 开原市| 新绛县| 奎屯市| 临夏市| 腾冲县| 漯河市| 武义县| 甘谷县| 衡山县| 神池县| 永德县| 金寨县| 宝山区| 大邑县| 营口市| 贵州省| 九台市| 云安县| 石楼县| 宁南县| 琼结县| 怀远县| 芮城县| 仁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