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統計數字-《蘇廚》
第(3/3)頁
因此總算起來,國家收入如今已經到了一億九千萬貫之巨。
不過支出方面卻并沒有什么結余,根據蘇油的安排,趙宋家天下,內庫的收入雖然不納入國家統計,但是蘇油從高滔滔那里要來了一條保證,就是內庫必須常年保持六千萬貫的國家風險撥備,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作為應急基金。
這六千萬貫算是給國家經濟保底之用,平時堅決不能動,剩下的的才能作為皇家產業的投資資金。
同樣的,戶部也必須常年保證四千萬貫的“庫底”,作為應急之需,其余的量入為出,略有盈余就好。
財政是一個流通循環的過程,全壓在家里只能長霉,毫無用處。
而這兩個底庫如今早就滿了,這還沒算作為戰爭撥備的封樁庫、元豐庫。
所以這一億九千萬貫,基本也留不下,但是用處卻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新軍是一頭吞金的猛獸,大宋的軍人,在熙寧年間,將亂七八糟的廂軍、州軍、義勇、鄉弓手、巡檢、鹽丁庫丁蠻夷蕃軍等都算上,高達兩百萬之多。
現在這些亂七八糟的“軍隊”基本都被裁撤完畢,變成了生產力量,大宋只保留了新舊兩種職業軍隊,人數減少了到了四十萬。
不過軍費依舊高達五千萬貫,其中新軍裝備馬匹就花了一千萬貫,剩下的還有造船造槍炮,以及新舊軍俸祿。
這里也能看出兩軍待遇的差別。
剩下的支出里邊,有一千萬貫的官吏俸祿,一千萬貫的宗室補貼,以及三百萬貫新增的折沖府的警察薪俸。
剩下的一億一千萬貫,朝廷要拿去維護各地官府,修路、防河、開水利、筑城、建學校、彌補倉庫損耗、維護漕運、救災、賑濟、開礦、通海、賞賜蕃夷等諸多方面。
這里邊很多方面都是有良性產出效應的,財政支出結構已經發生了徹底改變。
雖然同樣是支出,但是元祐年的國家財政支出,和熙寧年的國家財政支出,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在收入實物構成方面也出現了極大的調優,大宋解決了錢荒之弊后,這些收入除了糧食部分保持不變,更多的以貨幣形式體現,也是這次統計預算的亮點。
有了充足的貨幣流通供應,“丁銀入地”這項政策才能有根基和土壤,否則就會如在明朝那般,淪為害民之政。
現在已經有了可行的曙光。
這還只是金字塔的最上層,民間財富從元豐改制后開始積累,遠遠大于這個賬面數目。
皇宋銀行財務報告顯示,如今大宋流通的寶鈔,已經高達五億貫,舶來錢高達一億貫。
趙顥在經濟學院提出了一個設想,就是銅本位應當淘汰,將庫銅用于國家建設,轉而收納金銀,以金銀本位代替銅本位。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庆市|
嫩江县|
凌云县|
新宁县|
云林县|
余姚市|
合山市|
家居|
徐汇区|
嘉定区|
海南省|
南江县|
惠州市|
米泉市|
咸阳市|
崇阳县|
昌都县|
贺兰县|
衡水市|
达日县|
北海市|
湾仔区|
霍林郭勒市|
宁安市|
兴业县|
凌海市|
株洲县|
察隅县|
乌兰浩特市|
宜章县|
淅川县|
商南县|
廉江市|
桐乡市|
鄂托克前旗|
柳河县|
塔城市|
阿图什市|
北辰区|
保定市|
筠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