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零七章 漕路多艱-《大唐第一全能紈绔》


    第(3/3)頁

    “徐丞不必太過擔心。”一個官吏在旁安慰道:“現在不是汛期,他們又是最有經驗的船工,定然無事的。”

    村長在旁附和道:“這里還不算最危險,再走一段路,便能看見砥柱了,那里才是鬼門關哪!“

    徐齊霖抹了把臉上的汗,催促眾人加快腳步。

    時間不大,他們過了三門,一座橫在河中的山形巨石映入了眼簾。

    河水過了三門,洶涌地沖向砥柱,沖撞著、拍打著,濺起的波浪和水花騰空而起,如一道煙柱升上天空數丈之高。

    徐齊霖被這大自然的聲勢所震驚,微張著嘴巴,凝神望著那傲立于水中的“中流砥柱”。

    砥柱山在千百年的水流沖擊下,已經布滿了傷痕,變得斑駁不平。但它依然穩健地屹立著,沉默無言地抗擊著濁浪的沖撞。

    三門峽谷,兩岸夾水,壁立千仞,怪石嶙峋,地勢險要,河心有兩座石島把河水分成三股,故曰“三門峽”。

    砥柱正對三門,河水奪門而出,直沖砥柱,然后分流包柱而過,故曰“中流砥柱”。

    三門漕運始于秦漢,至隋唐朝,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千年里不知有多少人送命三門漕運,不知有多少船只觸撞砥柱,翻覆河中。

    徐齊霖在這天險面前目炫神震,凝望著濁浪滔天,久久無言。

    “若能開陸路避砥柱之險,可謂功德無量啊!”老村長的唏噓引起了眾人的共鳴,也打斷了徐齊霖的凝視。

    不身臨其境,不實地考慮,豈能知三門之險,漕路之艱?

    而高高在上的權貴,只考慮到運輸成本,錢財耗費,卻又何嘗重視人命?

    “不管千難萬險,某定會成功。”徐齊霖臉色一肅,朗聲道:“望諸君共同努力,共建此功。”

    ……………

    過了砥柱山,水勢驟然平緩,河道也寬闊起來,令人視線一開,心情一松。

    “過了前面那塊臺地,便是龍巖村了。”村長伸手指著,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笑意。

    徐齊霖估計已經走了十六七里的路,這和史書上記載“開山路十八里”比較相符。再看那塊臺地,三面環山,南面臨水,地勢比較低平,是個可以建倉的地點。

    眾人走近觀察,發現這塊臺地似乎是漢隋倉廩遺跡,能在地上找到灰色繩紋瓦的殘片。

    “這里恐怕是離三門峽最近,比較適合建倉的地方了。”徐齊霖回首瞭望,又征詢著別人的意見。

    “河道較寬,河水較緩,漕船可在這里停泊,再轉...頭返回。”

    “建倉可以,但陸路如何走?”

    徐齊霖轉向村長,問道:“你所說的那條山路從何處而上?”

    村長指了指前方,說道:“再有兩里來地,便是龍巖村,山路便從龍巖村穿過。”

    徐齊霖舉首瞭望,村子沒看到,卻看到了兩艘船就停泊在遠處的岸邊,想必就是船工所說的古渡口——狂瀾渡了。

    從距離上看,由狂瀾渡登岸向上走,便應該是龍巖村了。或許,那里更適合建倉?

    徐齊霖不敢確定,讓手下測量臺地,標記于圖,又邁開腳步,向著前方行去。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寨县| 余姚市| 巴楚县| 依兰县| 永泰县| 井陉县| 旬阳县| 全南县| 新源县| 玉林市| 孝感市| 乡城县| 丰原市| 嘉善县| 荆州市| 阿图什市| 仲巴县| 阜新市| 奉化市| 罗田县| 石门县| 喜德县| 苍梧县| 芒康县| 玛多县| 伊宁县| 延川县| 镇坪县| 双牌县| 永修县| 康保县| 鄂托克前旗| 西峡县| 江阴市| 盱眙县| 和林格尔县| 嘉峪关市| 肥城市| 新平| 陆河县| 滨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