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勢如破竹-《勒胡馬》
第(2/3)頁
陶侃在給裴該的上奏中,婉言炮船非不能建——終究是天子的主意嘛,哪能直接給否了呢——然而太過靡費,效果卻未必能夠彰顯。倘若不著急伐江南,咱們花個三五年時間,慢慢試驗,再加三五年時間,打造炮艦,亦未為不可;但估計一兩年內(nèi)就要發(fā)兵,我這兒船還來不及造呢,哪有那么多人力物力和時間,去造還僅僅是設想的炮船?
陶士行年已六旬,不大能夠接受新生事物,在他看來,天子雖多奇思妙想,亦難免好大喜功,所琢磨出來的新鮮玩意兒,多半都沒什么實用價值。哦,生產(chǎn)方面不在此列,天子下令研制了一些新式農(nóng)具和紡織器械,改良造紙術和普及用紙(如今華朝正式公文,皆命用紙,比原本歷史上提前了好幾十年),就都是對于社稷民生大有裨益之事啊。
但在軍事上,無論具裝甲騎還是虎蹲炮,都投入太多,產(chǎn)出有限,不可能大規(guī)模運用;至于青銅大炮,純屬樣子貨嘛。只有火藥可助火箭之威,算是一件比較成功的產(chǎn)品。
所以炮船什么的,即便不算奇技淫巧,亦能有助于戰(zhàn)事,暫時咱們也未必用得上啊,還是別搞了,白白浪費資源和時間。
——————————
華軍四路伐晉,其中西兩路最先行動。甄隨周撫率領舟師,出三巴而直取建平,甘卓聞報,急忙派人去向武昌稟報,并請江陵王含和襄陽司馬承發(fā)兵救援。
甘卓在巫山上夾江筑壘,布置弓手,以箭矢覆蓋江面,同時在江中橫亙鐵索安置鐵錐,以阻敵船。只不過這并非甘季思的原創(chuàng),四十多年前東吳的建平太守吾彥就這么干過,于是華軍偵得此情,陳劍就又對甄隨說古了——
昔吾彥亦欲以鐵索阻王濬,而王濬造大筏開路,以善泳士卒駕馭,先除去鐵錐;復在舟前置大火炬,灌以麻油,燒熔鐵索,船乃得過。
甄隨說好啊,那就派你去辦吧,務必成功,把那些阻路的傻叉玩意兒全都給老爺廢了。
陳劍領命而去,但甄隨本人卻并不乘船,而是揀選了本部三百健卒,并從巴中招募三百善走山地之兵,翻山越嶺,抄小路去襲江北堡壘。華船既至,晉軍的注意力幾乎全都放在水面上,就此被甄隨偷襲得手,北山堡壘陸續(xù)克陷。隨即陳劍熔斷鐵索,華船即以連舫為首,順水直下,勢若奔馬,晉人布置在南山的弓手根本就來不及瞄準。
雖然只需要覆蓋射擊便可,但山間堡壘容量有限,甘卓所可以調(diào)動的兵馬更有限,導致箭矢密度不足,而船上華兵以大盾遮護己身,因此受創(chuàng)者寥寥無幾。
隨即水陸夾擊,攻打建平郡治巫縣,甘卓不支而走,退保秭歸信陵。只是他于陸路奔躥的速度,比不上華船順水而下的速度,結果這里才入秭歸,那邊周撫已經(jīng)乘坐聯(lián)舫順利通過三峽,進抵夷陵城下了
甘卓忙著向襄陽和江陵請求援軍,只可惜援軍來不了——陸衍姚弋仲出襄城后,挺進西南方向,首先直趨南陽郡治宛城,一鼓而下。司馬承率兵出襄陽來救,但因為魏興上庸新城三郡早就落在了華人手中,距離襄陽不過咫尺之遙,故此三郡太守受命大張旗幟,佯裝東進,嚇得司馬承又趕緊退了回去。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莆田市|
泰和县|
英德市|
娄底市|
全南县|
阜康市|
东安县|
通河县|
六盘水市|
常宁市|
邓州市|
大宁县|
拉孜县|
彭泽县|
百色市|
望谟县|
西乡县|
郓城县|
稷山县|
宁南县|
河源市|
公安县|
新晃|
静宁县|
满洲里市|
边坝县|
宜春市|
治县。|
额敏县|
沂水县|
陆河县|
太白县|
信丰县|
甘孜|
湘阴县|
龙陵县|
晋江市|
繁昌县|
纳雍县|
岳西县|
逊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