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到了2012年,隨著iphone4s這樣的即智能手機功能的逐步完善和強大,移動互聯網的概念已經被資本市場廣泛接受并充滿期待。 當全國人民都知道一件事賺錢的時候,普通人的你一定已經賺不到錢了。 事實上o2o模式真正的火爆是2015年,但2013年起蘇寧這樣具有大量線下門店的企業就開始進行嘗試著‘線上線下同價’,而在2012年,基本都具有一定遠見的企業家們已經在探討它真正的內涵以及未來的商業模式了。 這個概念最早誕生于美國,uber是其中一個例子,在國內也已經有了實踐,那便是美團。 溫曉光身在武漢,他繞不開移動互聯網,更繞不開基于移動互聯網而逐步沖進商人腦袋里的o2o概念。 早上的時間在這散步,其實也是在整理自己的思路,不過還是被人給捉到了。來人是前呼后擁,又有秘書又有保鏢,比他這孤零零的兩個人排場大多了。 沖著嘿嘿笑的王總揮揮手,兩人正好一起順著綠化帶行走。 這老人家是搞傳統行業的,這兩年互聯網的風聲水起,尤其是電商領域的突然發力可叫他不可不關注。 傳統的社交他應該興趣不大,社交最后的盈利終點無非就是游戲,而搜索已經和廣告搞在一起了,沒什么可說的,只有電商。 真的只有電商。 馬蕓的確是搞死了一幫賺差價的中間商,同時也使得線下實體店的生意逐漸冷清。說起來,這一塊的‘利益’其實是從王總這樣的商業租賃的人手里搶走的,最后獲利的則是消費者。 任何有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一個經濟體里的主體永遠是中小企業,巨頭就那么幾家,而大量在線下開門店的中小企業受限于規模,在與萬達這樣的大集團博弈時缺乏議價能力。因而那幫人每到月底算賬的時候,他們要支付的大頭其實不是什么員工工資或是水電費,而是去支付租賃商鋪的費用。 但凡做過點生意的都知道這點。 然而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巨頭公司轉圜的余地畢竟巨大,那群人又聰明又有力量,他們可以輕易的將傷害進行嫁接、轉化,最后逼的開店的人越來越感覺到‘生意難做’。 到溫曉光重生回來的2019年,這四個字割裂皮膚血肉的痛感比現在還要真切。 但這樣的趨勢對阿貍沒什么傷害,都轉到線上才好呢。但對萬達則不同,他們依然來依賴支付他們租金的商戶,太陽一起一落,就是一個億的租金,這是非常巨大的現金流,然而如果你的客戶都‘死掉了’,那也不是個辦法。 這就跟古時候王朝征稅一樣,你不能不征,可一旦征得老百姓開始哇哇叫的時候,麻煩就來找你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