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總督閣下,明國領(lǐng)事韋青木先生正在會客廳等候您,他希望總督府可以取消戒嚴的命了......總督,您要不要見他?” 馬特索爾科總督剛剛鉆出馬車,他的一個秘書就廢飛快的跑過來,告訴了他大明使臣來訪的消息。 “就知道他要來的,真麻煩啊!”馬特索爾科嘟囔了一句。 說實話,他是非常羨慕自己的前任們在處理華僑問題上的隨心所欲的。那時巴達維亞沒有那么多強有力的明國商行,也沒有常駐的明國使團。所以華商們挨了欺負也只能忍著,最多也就是毫無效果的請愿。 對于巴達維亞的總督而言,哪怕再富有的華商,也不過是待宰的肥豬??虾献鞯木徒o個“甲必丹”的名義,讓他們?nèi)ヒ匀A制華。不肯合作的,呵呵...... 可是現(xiàn)在時代變了! 首先,那些來自大明本土的強有力的商行是不能隨便拿捏——因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許多業(yè)務必須和它們合作,要不然公司的利潤就會大幅下跌...... 其次,由這群強力商行聯(lián)手興辦的儒經(jīng)學校也非常扎手!這些學校雖然以儒經(jīng)為名,但是其課程設置卻非常多樣,講究允文允武,亦儒亦商。學生們不僅要學習《儒經(jīng)》,還要學習算學、商學、法學和武學!其中的武學可不是練拳腳,而是練火槍!一開始練的是火繩槍,后來改成了燧發(fā)槍! 在這些儒經(jīng)學校的帶動下,現(xiàn)在定居巴達維亞的華商二代們幾乎人人有槍! 而和這群人人有槍的華商二代們一樣讓人頭疼的,則是滿臉堆笑的大明駐巴達維亞領(lǐng)事官韋青木了。 這個家伙是個華商四代,他的家族落戶爪哇島的時候,荷蘭東印度公司還沒成立呢! 剛開始的時候,他的曾祖父和祖父在萬丹經(jīng)營,成為了富甲一方的巨商。再到后來,荷蘭人在巴達維亞建立殖民地,努力招商,就把韋青木的爺爺韋寶招來了。這個韋寶后來和另外一名華商首領(lǐng)蘇鳴崗一起,成為了巴達維亞做最處的兩位華人甲必丹。 而在蘇鳴崗去世后,韋寶的兒子,也就是韋青木的父親韋鼎就成為了巴達維亞的華商首領(lǐng)。 但是出生在這個兩代人都親荷的華商家庭的韋青木,卻因為先后在巴達維亞儒經(jīng)學堂和南京大學堂求學,從而進入了大明朝廷的外交體系(這樣的經(jīng)歷當然是刻意安排好了的),最后成為了大明朝廷在巴達維亞的代理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