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是當劉生、吳國貴指揮的三萬精兵在24斤臼炮和12斤長炮,還有其它中小口徑的野戰炮掩護下發起總攻的時候,李定國麾下的順軍的崩潰速度,還是讓這位在陜西前線和明軍打了近八年的名將感到有點失望了...... 從立馬在大散水南岸一處高地上的李定國的眼中望出去,大散關堡壘的上空,已經升起了大明的日月旗幟。 而剛剛棄了城關,向大散水奔來的順軍,則是一副兵敗如山倒的狼狽模樣。不算寬闊的戰場上,到處都是穿著藍色戰衣的士兵,或騎馬,或發足狂奔,沖向大散水。 明軍的12斤長炮打出的釘頭開花彈不時在藍衣人群中炸開,炸出高高低低的煙柱。 追擊的明軍也出現在了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組成了一個個紅色的方陣,好像一座座移動的堡壘,碾壓而來,將所有擋在他們面前的敵人踩在了腳下。 李定國的長子李溥興奉命留守大散關,現在也被這群紅衣兵追趕著涉水逃到了大散水南岸,尋到了李定國的“晉”字王騎,然后直接策馬上了高坡,到了李定國跟前才從馬背上翻滾下來,單膝跪地。 “父王,快撤吧......兄弟們抵擋不住了!” 李定國沉著張臉,顯得非常不滿。 “敗得也太快了吧?半天不到,就守不住了?若是遇上黑衣兵也就罷了,可是為父分明看見來敵都是紅衣兵!” 他說的黑衣兵是指明軍的近衛軍,近衛軍善于夜戰,所以一律著黑衣——夜行衣的顏色嘛! 另外,明軍的黑騎兵也著黑衣的,因為他們也同樣要在夜間執行任務...... 而明軍陸軍的其他部隊,則都是著紅衣的。 在陜西前線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李定國已經知道,和穿黑衣的近衛軍相比,穿紅衣的普通明軍差了可不是一點半點! 李溥興搖搖頭,道:“父王,孩兒今日遇上的紅衣兵也和往日不同了......一部分人配了燧發槍,而且長槍兵少了很多,還和火槍兵混在了一起,同時還編了刀牌手,近戰肉搏的能力強多了! 更可恨的是他們還會扔一種會爆炸的標槍!額們的兄弟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兵器,不會抵擋,所以只好逃走了。” 吳三桂也是會改良戰術的! 他和大順軍打了那么多年,當然發現長槍兵在山地戰中沒啥用。十次里面九次是在看戲...... 而火槍兵即使裝上刺刀,也打不過刀牌手!特別是大順軍的刀牌手還非常善于投擲標槍。 第(2/3)頁